大人们的生活压力往往影响对孩子的教育,近期看到多位母亲因为各种生活原因产生了焦虑,就把孩子抓来教育,美其名曰虎妈教育,然后直到下次焦虑前,都不怎么管教孩子。这种间歇性,抽风式的管教方法,其实是折腾孩子,并让孩子学会抽风。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仔细想想,具体有哪些要求,在什么时间以何种方式给孩子必要的指导,如果中途孩子不愿坚持怎么办?把这些想好,匀速而平稳地监督孩子,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其实这也是家长对自己的一种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本质是大人让自己有面对未知和困难的勇气,有坚持精神,有执行力,改变自己,才能不胡乱折腾、干扰孩子。
具体应该怎么做才能持久改变自己呢?
第一,正确的自我激励。首先,放弃间歇性、鸡血式、幻想性自我激励。明天的你肯定不比今天的你强,人类的本能驱使我们相信未来的你是一个超人。然而正是这种幻想致使我们长久的自我激励方式,都是采取的间歇性、幻想、打鸡血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在三分钟内给你注入超人的能量,最多不超过七天,所有的幻想还会回归现实。
其次节点式自我激励。将我们的自我激励,转变为针对具体事物节点的自我激励,针对我们自己情绪不佳时,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体验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能够停留在困扰界面,不要发火、不要泄气、不要放弃,将注意力持续停留在困扰你的事物情绪层面,稳住就是技术;然后延迟放弃,不管对错,先让自己想2-3个解决办法来尝试,这时专注力还会停留在困扰界面,也就让自己跨越了想逃跑、放弃,有顿挫感的关键节点;最后,反复思索,把自己强行来回困扰界面,面对他,正视它,解决它。鼓励自己严格遵照这套流程,为什么呢?因为上次我战胜困难就是靠它。鼓励自己只需要坚持10分钟,坚持延迟放弃,坚持先想两三个办法,管它呢,试试再说。
第二,内心不用“好难”笼统评价。
笼统评价“好难”会自己给自己制造一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旦笼统出现“好难”,就会产生排斥情绪,畏难心理,让人陷在自己制造的迷雾中。消灭它也很容易,就是不去制造拦路虎。放弃笼统的评价,就事论事的感知当下要做的事,将难点分解,找到具体困难的节点是什么,应该怎样去切入它,就像挖地道一样,找到开挖点,一尺一尺地推进,反复不断想办法,找到出路。
第三,意志力储备与运用。
意志力储备:意志力是人生的一种力量,就想肌肉一样,需要反复锻炼,提高总量。总量提升,才能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延伸出意志力,自控力。另一方面,意志力总量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所以需要我们设定阶段性目标,将意志力找准主攻方向,其他方面就在此阶段暂时放在次要目标上,不过分强调。毕竟是有限的力量,如各方面同时用力过猛,则必然造成剩余力量不足,意志力枯竭衰退,整个人充满挫折感,最终一事无成。
第四,关键惯例。
关键惯例:指的是关键时刻与遵循惯例。关键时刻是指特定时间预期而至的疼痛、困难、顿挫和诱惑等等,可能导致我们半途而废。关键时刻就是半途而废的拐点,我们可以预期这种意志力的拐点将会何时出现,并且可以规划应对措施,(后面还会讲简单暗示与明显奖赏)以帮助我们准备充足,具体有效的以惯例行为避开这个拐点,同时也在具体事务上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其重点在于有一套完整的预案,针对固定的目标,设计固定的惯例行为,然后角色扮演,反复演练。最后让惯例行为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习惯,这样意志力就发挥了具体的作用并逐步得到锻炼提升。举例如下:(一)意志力疲劳、想要放弃、不愿坚持时。我应该怎么办,1、具体节点式自我激励再来一遍。2、延迟,可以延迟放弃,想2-3个办法先尝试解决。也可以延迟满足,过10分钟再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3、回忆成就感,上次我克服困难,取得成就时就是用的这套流程。(二)围绕具体事务中压力诱惑出现的关键节点,特别是近期主要目标方面,对所有这些时刻,都预先设定好处理惯例行为,提前规划可能遇到的诱惑、困难、陷阱与障碍,找到具体事务问题的解决的方案。这就是一种高质量的自我监督。(三)角色扮演与反复演练。从具体问题和特定暗示找到切入点,指引角色扮演,开始反复具体针对性的演练,直到自律的行为变为自发行为,让意志力成为自发意识。
第五,收集成就感与减少消耗
意志力,作为一种力量,必然存在储备积累,关键时刻使用和消耗殆尽,重新储备积累的一个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最大限度储备,也就是之前讲的锻炼积累意志力,同时收集意志力成功抵抗住诱惑的成就经验,我叫它收集成就感的阶段。可以通过收集照片、日记、心得体会等方式,积累我们的意志力经验,逐步增加意志力。第二,选准关键时刻和节点使用我们的意志力,如前所述。第三,减少意志力的消耗。我们知道自主抉择感或者可以帮助别人而让自己开心的事,消耗的意志力就会少很多。如果没有自主权,被命令或者当成工具对待的感觉,意志力就会消耗得很快。所以赋予人(员工、家人、自己)多少支配感,人就能在具体事务中体现出多少自律性。引导孩子自主选择,学会快乐的自律,而不是以我们的意志随意支配,这是未来教育的支柱。
徐乾立
201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