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河南人,父亲也是河南人,两家相距五六里,可父亲从小就跟着爷爷逃难落脚陕西了。爷爷心里老想着等日子好了,一定要回老家的。所以自然要给父亲娶一个老家的媳妇了。父亲十八岁时,爷爷带他回家相亲娶媳妇。
母亲自从十六岁嫁给父亲随爷爷一起到陕西,因交通不方便,加上贫穷、孩子多,近十年就没回过娘家,没见过爹娘弟妹、乡邻和年轻时的好友,平时只能以书信解思念之苦。每年春节看见别人回娘家走亲戚,总是偷偷地哭。这十年间,爷爷病逝于陕西,终没实现回老家的愿望,奶奶也走了。十年以后,母亲才在春节前带着两个弟弟回了一趟娘家。当时小弟刚学会走路,摇摇晃晃的走的很不稳当,大弟三岁多。母亲怀里抱着小弟,左手牵着大弟,肩上挎着包袱,坐汽车,换火车,再倒汽车,下车后还要走上几里土路。当年母亲一人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结婚近十年之后,踏着厚厚的积雪第一次回娘家。而父亲没有足够的钱陪母亲一起去,何况家里还有年幼的我和妹妹要他照看。
从陕西回到河南清丰后,天快黑了。因雪太大,结冰太厚,公共车早已停发。她一个人,背着大大的包袱,带着两个小孩子,望着路上白茫茫的厚厚的积雪,一悉莫展,不知道该怎么办时,身边走过来两个中年男人问路。相互问询后母亲了解到两个男人是出差,要去的地方与娘家方向正好相反。母亲给二人指路后,一手抱起小弟,一手拉着大弟,决定往娘家走,不就五六里路嘛,下雪怕啥,八年多的思念化作一股力量,她带着两个孩子往家走去。两个男人一看,商量了一下,决定送母子三人回家。当时母亲实在没办法了,一心急着早点回家,就万分感谢两人的好意,立即接受了帮助。两个男子一人帮母亲抱一个孩子,母亲背着包袱。有了二人的帮助,在雪地上走比她一人快多了。到姥姥家时,天早已黑透了,母亲满身雪敲开门后,姥娘请他们进屋,母亲说明了情况后,姥娘特别感激两个陌生的好心人,请他们坐下喝口热水,张罗着就去做饭,姥爷热情地端来两碗热水,可两个好心人却站着说,他们有事,不坐了,马上转身出门,姥爷拦都拦不住,见他们去意决,回屋抓了两三个馒头,谁知道两个人坚决不要,毅然走了。事后母亲后悔连人家姓名都没问,都没法感谢人家。
母亲返家后,一再念叨她运气好,碰上了好心人,帮了她的大忙。要我们姐弟几个也要做好心人,能帮人忙时一定要帮。人家大雪天夜里把他们娘仨送到家,连口热水都没喝就走了,自己心里非常过意不去,过了几十年说起来还满脸歉疚。
现在想起来母亲也真胆大,黑夜雪天的,就相信两个大男人好心帮她,五六里路呢,就不怕遇上坏人。母亲说七十年代初,人们心地好,路不拾遗呢,哪来那么多坏人。
母亲第一次回娘家的经历,她经常给我们讲,讲了好多好多遍,我们姐弟早就听腻了。可这听腻了的故事也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上,做一个好心人,我们记住了,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