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桃花源记》是佳作,但还不是精品。一台初创的舞台作品,必须经过若干年的反复修改和不断打磨,才有可能成为精品。我以为,每百部作品,精品最多十部,堪称佳作的不会超过二十部,其余七十部,除了平作、庸作,便是劣作和伪作了。因为以下三条原因,我愿意高度评价舞剧《桃花源记》,称之为佳作。
首先,立足于本院团为主创作新剧目的做法值得称赞。我们看到太多的演出团体从编剧、导演、主演、音乐、美术、甚至灯光、道具、服装等行当都靠高新外聘,这些人走了,这台戏也就垮了。很明显,湖南演艺集团的领导有魄力,有远见,在创作作品的同时培养人才。
其次,应当说,编导和演员是称职的。选题好,发现了有人类精神的中国好故事。将作者陶渊明及其作品《桃花源记》联系起来表现,创意可贵。群舞演员训练有素,表演齐整。
第三,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该剧的美术。基调淡雅清新,转换自然和谐,对照鲜明简洁,情景交融,意境悠长,现代技术的运用也恰到好处。
该剧的不足之处,主要有:
第一,关于立意主旨。本剧意在表现陶渊明、《桃花源记》以及二者的关系。但我以为对这几点的理解和表现都还没有完全到位。
陶渊明是何许人?史称其人“孤介不群”,“独超众类” 。因此,仅仅知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是很不够的。陶渊明曾赋《感士不遇》以抒怀、传《五柳先生》以自况、歌《归去来兮》以明志、记《桃花源》以憧憬。他最终看透官场“尘网”,厌倦俯仰由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惆怅而独悲”,毅然回归“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旧林”“故渊”,享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桃花源记》是何等文章?此文乃是《桃花源诗》之序,在陶令目中,《桃花源诗》远较《桃花源记》重要!事实上,《桃花源诗》确实重要,因为它与《饮酒》、《杂诗》等,成为中国田园诗之发源滥觞。《桃花源记》状无为有,以实写虚,构想世外之境,引出《桃花源诗》。因此,《桃花源记》的精魂全在《桃花源诗》中,只有完全读懂《桃花源诗》,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桃花源记》。
那么,陶渊明与《桃花源记》又有怎样的关系?这是一个创作主体与其分泌物的关系,是一个广大教化主与一篇布道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读者将二者有机融合成一体来理解的关系。陶渊明是一个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一干人,我们至今仍然可以与之旷世相契的大诗人;《桃花源记》是他神思悠远的理想国,是他对远古的回忆和对未来的畅想,是他自知可望而不可即、能仰望而不能落地的空想。因此,如果只是把它具体化为小儿女的悲情呢喃,哪怕是海枯石烂、忠贞不渝,也还是对陶渊明的误解,对《桃花源记》的误读。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本剧,就应该是:看起来像是写桃花源,实际上应当写陶渊明。
第二,关于结构、冲突与人物。舞剧是剧,当然要讲故事,只不过舞剧是通过舞蹈搬演故事。《桃花源记》要讲谁的故事?陶渊明的故事还是桃花源的故事?我认为,应当是讲“陶渊明讲桃花源”的故事。那么,很清楚了,《桃花源记》的一号主人公应当是陶渊明,而不应当是渔人。《桃花源记》的背景清晰,事件简明,陶渊明必须是寄慨遥深的当事人,现在,他只是一个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陶渊明讲的故事里,没有那个和渔人互慕互爱的桃花姑娘,她的出现,把一个形而上的乌托邦变成了可感可触的世俗社会,部分地歪曲了陶渊明所讲的故事,极大地冲淡了陶渊明的思想力量。有了人物,要讲故事了,观众充满期待:陶渊明如何写桃花源,桃花源是怎样的,发生了什么事?观众的期待最后落空了,虽然有开端与结局,但是没有冲突与高潮。剧中突然出现了官兵强掠百姓,想来是编导意欲告诉观众当时社会的黑暗样貌,遗憾的是,这一段情节出现得过于突兀,完全没有溶在剧情中。
第三,关于舞蹈本体。舞蹈是舞剧的语言。观众欣赏舞剧往往并不是去弄懂一个故事,因为舞剧一般不会有复杂的情节,而是在一个简单明快的故事背景中专心欣赏舞蹈。因此,对舞剧来说,整体的结构固然重要,但在舞台上作线形流动的舞蹈才是最重要的。故事、人物的全部思想、所有情感、一切华彩,都是通过舞蹈来表达叙说的。陶渊明创作《桃花源记》,即使是灵感突显,一挥而就,也还有过程,从发起、动机、初心、推敲、杀青、回想、自赏……这些都是独舞的契机。陶渊明不是第一主人公,自然失去了所有这些精彩呈现的可能。舞剧中的双人舞犹如话剧中主要人物间的对话,其对于突显戏剧主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三人舞对于推动戏剧发展的重要性自不必说。本剧独特情境中所可能出现的绝美舞段几乎付之阙如。群舞自是不错,但多是推演过场,亦少有跳出。另外,编舞者似乎尚未找到最适宜的舞蹈语汇,舞台所现,皆是常见景色,少有创新,而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创新。
舞剧是身心劳顿的事,作为观众的我,站着说话腰不疼,以上外行人吹毛求疵的意见,可能并无参考价值。我必须再次申明,舞剧《桃花源记》是佳作。希望湖南歌舞剧院再接再厉,潜心打磨,早日使之进入精品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