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某个中午闲聊的时候,阿雅问我为什么会喜欢现在的男朋友,我想了一下,说:“第一次见面觉得他挺逗的。”阿雅以为我跟她开玩笑,扑哧地笑了。
其实这个问题蛮难回答的,因为我也不知道喜欢他什么,我俩儿,一个是那种安静得可以画一下午画的人,一个就是让他坐一分钟都不安生的那种。
最要紧的是,他们全家都喜欢打麻将,逢年过节,一家人围在一起搓一顿麻将是他们最幸福的事情。而我们家,不仅没人喜欢打麻将,更是痛恨打麻将的人,偶尔娱乐一下可以,正儿八经地赌钱,那是最看不惯的。
所以当我妈听说男朋友全家人都喜欢打麻将的时候,她眉头一皱,不太高兴,让我劝劝。
劝?没用。
为了他打麻将的事情,我们不知道吵过多少回,他说打麻将就是他生活方式里的一种,让他戒掉,不可能。
于是,在多次争吵无果的情况下,两个人决定各让一步,他承诺减少打麻将的次数,我承诺接受他的生活方式。
02
我跟几个朋友在讨论结婚话题的时候,有个广东的女孩子阿云说她坚决不嫁外省人,在座有些北方的男生就问:“为什么啊?北方的男人高大威猛,有什么不好的?”
阿云摇摇头,说,生活习惯差异太大,很难共处。
有道理。
虽说两个人的生活习惯会因为在一起生活后而变得一致,但是生活习惯就像口味和性情,差异太大就容易发生冲突,道不同,不相为谋。
就像小白说的,她跟她男朋友不是一个地方的人,但所幸两个人都是无辣不欢的。
“生活习惯”往往是人们考虑对方是否适合结婚的一个重要因素,可是,我们似乎很少讨论双方生活方式的问题。
生活方式不一致,能过下去吗?
03
同事小珊的家公家婆是相亲认识的,他家公喜欢看书,家婆喜欢打麻将,每天晚上,她婆婆把饭菜做好后就出去搓麻将,而公公呢,不是在客厅看电视就是在书房看书。
我好奇地问:“他们是怎么走过二十年风风雨雨的?”
小珊耸耸肩说她也不知道,不过她跟家公婆同住这么多年,还没听过夫妻俩吵架呢。
我想起同事阿萍,她跟她老公也是相亲认识的,两个人处了3个多月的时候,阿萍就宣布订婚了,还说2个月后就辞职回老家结婚。
3个月,一段感情里最热恋的时期,甚至还没同居试婚,还没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就结婚了?
阿萍说,她是个很简单的人,对方对她好,就够了。
说实话,我一开始并不看好他们的这段婚姻。
不过后来听说她挺幸福的。
我想,这可能是每个人对婚姻的要求不一样吧。
你简单,婚姻就简单。
04
另一个同事阿芝是个对伴侣要求很高的人。
我认识她的时候,她已经28、9岁,还没有处男朋友,据说她每次去相亲都因为不满意对方而一直高傲地单身着。
听别人说,阿芝想找个能跟她精神共鸣的人。
我听完,翻了个白眼,说:“精神共鸣?那是我20岁时对未来另一半的要求。”
我并不是说精神同步不好,而是觉得婚姻归根到底是实打实地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如果光靠精神交流就能把日子过好,那不叫婚姻,那叫谈恋爱。
对于我来说,如果我要去考虑对方适不适合结婚,除了三观、性情、家庭条件、最在乎的就是生活方式。
这就好比一个人是循规蹈矩、安分守己的,而另一个人是黑白颠倒,天天泡吧打牌的,一听起来就觉得感情不能长久。
为了这个问题,我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真正适合结婚的两个人是不是连生活方式都应该是一样的呢?
不过听了这么多,我觉得,幸福的关系应该是婚姻里的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各退一步,学着迁就,学着调和。
毕竟,爱情是需要牺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