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七天后的第八天写作,突然觉得像遇到瓶颈,觉得继续碎碎念就辜负了三节课的学习,但是正儿八经的说些什么吧,有些困难。为了不缺勤,我就继续碎碎念吧。其实每天能坚持写日志,也是种进步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微信上课程也越来越多,不过今天我不想探讨过多的微信课程提醒是否会消耗我们的注意力,而是想说今晚上的一个课程。
其实我报过蛮多课程的,学英语的,学绘画的,学摄影的,基本从建群开始,就是轻易两三百人,直播课时更别说了。小伙伴们都用极大的热情迎接着,恨不得可以赶紧获得真谛,掌握一项新的技能。
但今晚不同。
群里72人,直播间177人。
这是免费及宣传三天后的结果。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这个课程,和任何技能无关。
它是什么课?
中国古文化课。
是不是恍然大悟,明白了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我们为什么会对技能求知若渴,对文化视若无睹?
难道学习技能和学习文化,不都是学习么?
有人说,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发展速度相当于美国过去一百二十年的发展速度,即中国和美国的发展速度是4:1,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用相当于美国人四倍的成长才能不落后这个时代。
所以我们焦虑我们紧张我们害怕我们担心不努力奔跑就被时代的巨轮碾压得血肉模糊。
各种培训班,各种考证,哪怕就是原本只是用来聊天的微信,也被铺天盖地的各种一小时免费课程充斥。
而我们,依然会转发...截图...进群...进直播间,乐此不疲。
可是有时候停下来看看,也不知道自己在这种快餐式学习中到底学到了什么,就懒得再报名了。
直到偶尔看到今晚关于古文化的课程,觉得在一堆化妆、摄影、PPT的课程中显得有些另类,就很好奇的报名学习。
一个小时赏心悦目的古画及构图学习,人不多,每每提问,总能很快得到老师的回复。老师的教课略显稚嫩却不失真诚。
课后老师还在群里为直播时太多图片而道歉,我想了想,打字说:
“这种公开课还是没有技能类的吃香,不过老师好样的,希望老师继续传承中国文化,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文化熏陶。”
是的,传统文化类的很少有10万+阅读量的爆文,传统文化类没有咪蒙他们那么红的网络红人,传统文化类的没有那么多的听众愿意学习。
可是,传统文化就不重要么?
周国平说:“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所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不正是庄子的那句话“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么?
四大文明至今只有华夏文明至今传承,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文化不该是如今曲高和寡的局面,它们是如此的美,我们为什么不能走慢点,去听听汉乐府的歌声,去赏赏古画的山水天地。
难道真的要有一天,所有人都冷漠的对待我们自己的文化。真的要有一天,再也没有学者去传承这种非盈利性的文化。
真的要有一天,文化比人先绝迹么?
但愿永远没有这一天。
PS:以此文致敬所有古文化的传承者。故宫古物修复工作人员、诗词大会参与的学者和主办方、一直坚持传承文化的蒋勋老师等等,还有今晚可爱的来自公共号“壁雍”Tracy老师。感谢文化有你们,我们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