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对西楚霸王的失败一直耿耿于怀,刘邦那样的人如何打败项羽成为汉高祖,为什么粗俗的刘邦身边会有那么多能干的人,论个人勇猛和精强,刘邦自己都觉得不如项羽,但那个泗水亭亭长却赢了天下。
后来读史,从韩信和陈平口中大约知道了,其实刘邦和项羽本来就是两种人,而结局也早已经因为性格而注定。
韩信在拜将时刘邦找他谈话,韩信直言不讳地对刘邦说,我也认为大王不如项王勇猛精强,但是项王确有致命弱点,那就是“匹夫之勇和妇人之仁”。
匹夫之勇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在项羽眼里世界只有一个英雄,那就是他自己。他身为主帅凡事总是一手包办,打仗冲在最前头,别人在他眼里都是草包,都没用。
再看他的妇人之仁,每当有士兵打仗受伤项羽总是忙前忙后,嘘寒问暖,可是每当士兵有了功劳需要奖赏,项羽却抠的一批,根本就舍不得拿出封赏。这样小家子气的人多半还是个小心眼。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赏,拔城而不得封,这样的人谁愿意跟着他干。
刘邦就不一样了,来看看刘邦的爱臣们,张良是贵族,陈平是寒士,萧何是县吏,韩信是游民,樊哙是屠夫,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鼓手,但这些人在刘邦眼里都是有能力的人,都给了合适的职位,各尽所长。刘邦虽然是流氓,用的也都是鸡鸣狗盗、贪财好色之徒,但是这些人确实是有真本事,而刘邦又舍得奖赏。
刘邦得天下后召集大家开复盘会,问大家我与项羽一成一败为什么?有人回答:大王与天下同利,得了好处愿意分享。而项王打了胜仗却不论人家的功劳,占了城池也不给大家好处,当然不可能得天下。
这样看来刘邦集团的人说话也属实实在啊。项羽总想着一人独占鳌头,但是做大事从来都不是一个人能搞的定的,再厉害的领导者也抵不过别人的千军万马。
那么用人到底要看什么,从刘邦的成功来看,用人看的是才能。魏无知就对刘邦说过,有一个大孝子品行端庄,却什么都不会做,王上会用吗?是啊,在刘邦的团队里“盗嫂受金,无德无行”的陈平都当了宪兵总司令,还有什么比真实历史更有说服力呢。所以,讲审美选项羽,讲实惠就要选刘邦。项羽再英雄可是他也是失败了,而历史都是成功者书写的。看来个人魅力一点都不实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才是胜利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