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终于实现了一家三口一起旅行的宏伟愿望。
这一站,选在了秦皇岛。可以带儿子老公回母校,可以带老爸老妈去看海。
那个时候,由于我们会带着他北京、石家庄两头跑,所以4岁的小家伙开始有东南西北的概念了。确定行程以后,我们要从南边石家庄的姥姥家先回到保定跟爸爸汇合再出发。儿子问要不要再坐火车返回去,我说不了,我们刚从南边来,明天继续往北去。
北方,在那之前对他就意味着只有北京。
我说,“我们这次去的地方比北京还要北,那里还有大海”。儿子一听大海特兴奋,他终于要见到“活”的大海了!
小家伙又问“那南呢?”答“明年暑假”。
“西呢?”“再明年暑假”。
“东呢?”“明年的明年的明年再去”……
那时候有首很好听的歌叫做《南山南》, 那2016年的这次游记,就叫《北京北》。
2017年,大学毕业十周年。不禁感慨时间走得是如此之快,快到我们仍然相信闭上眼可以回到当年。
不用担心沉溺过去,现实自然会给我们耳——比如扬言将不婚主义进行到底的傻姑娘如今都是二娃的娘,比如我们如何叙旧可谈论的话题终究会转回到孩子老公和家庭。经历了职场的沉浮和感情的喜怒,三十几岁的带着孩子相聚的我们,彻夜不眠把酒言欢。
带娃去看看当年的宿舍楼,去转转新扩建的校园,在图书馆前合影,去操场和食堂看看;再去走走那条通往海边的小路,尝一尝惦记了十年的门口那家的拉面。
十年了,回岛上浪一次;
下一个十年,不知道又会是什么样子。
2018年,好姐妹说累了,想找个地方静静地歇一歇。有太多需要倾诉,也许静静的大海是个好听众。于是我们说好,还是那里,北京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