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夏天,我被派到另一单位帮忙,在那里有幸认识了M姐。
M姐看起来不到四十岁,一头烫着小波浪卷的短发,每天上班都带着墨镜、哼着小调,每次都愉快地跟我们打招呼。
她是我们的“开心果”,只要有她在,我们那个屋里永远充满欢声笑语。
在我们看来,M姐一定是一位生活得非常幸福的女人,大家也表露出羡慕之情。
直到后来才听M姐说,她早就离婚了,现在自己一个人带着患有自闭症的孩子;
为了给孩子治病,前几年把孩子送到外地,每次去看孩子,都会默默掉眼泪,好在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
她说完这些,就在大家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的时候,她又说话了:“都已经这样了还能怎么办呢?生活还得继续下去,每天为什么不开心一点儿呢?而且我还这么年轻……”
是啊,心态乐观一点儿,生活就会慢慢阳光起来。M姐活得很通透,我们都很敬佩她。
后来我慢慢体会到,尤其是成年人的世界,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只是有人选择歇斯底里,有人选择沉默不语;有人选择放手解脱,有人选择拥抱明天。
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这几天在读《活好2》,日野原重明先生生前也是这样一位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人。
除了在病房巡诊,老先生还要四处奔波忙于演讲;即使在往返途中,仍忙着浏览资料、撰写随笔;尽管有时因过度疲劳而身体不适,但还是坚持“终生工作”。
在105岁那年,老先生因不小心摔倒和肺炎两度入院,病情稳定后便立即出院,在家疗养康复,继续为专栏撰稿,并接受越来越多的记者登门采访。
一旦开始工作模式,老先生立刻变得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老先生曾在随笔里提到,活到105岁,才真正感受到老之将至。
他一直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认为奋战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能有“新的发现”。
不仅如此,生活中像换衣服、洗脸、洗澡这些事情,老先生都尽量自己独立完成,能够挺起胸脯自信地说:“我还行。”
有一次,在老先生脑海中浮现出自己乘着生命之船在大海上航行的画面。
对此,他满怀期待地说: “坐着这样的船出海,崭新的世界就出现在眼前。即使有狂风巨浪在前面等待,依然感觉像是满载金银财宝一般心满意足。直到今天,一直带着这样的心态在大海中乘风破浪。”
老先生坚持认为,与其过分在意身体的数值健康,倒不如想想每天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
他每天都会把身边发生的正向的、鼓舞人心的事情记在日记里,睡觉前会反复回忆这些温馨的画面,带着这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安然入睡,而绝不会带着不安的情绪进入梦乡。
面对衰老、疾病和死亡的威胁,老先生坚强、勤勉、无畏,依然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和生活。
华盛顿曾说:“一切的和谐与平衡,健康与健美,成功与幸福,都是由乐观与希望的向上心理产生与造成的。”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微笑,它也会报之以笑脸。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用乐观豁达的心态,去热爱和拥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