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得泛泛是因为思考得不够深,思考得越深文章会越有价值。拿到一个主题一定要去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东西,比如人物困境以及趋势性的东西。
写作过程中有几个深度思考的方法
一、解剖,让旧素材焕发新意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们能够做的最大贡献,就是给出自己看世界的角度。
解剖其实就是把这个话题相关的信息都列出来,详细的列出来,看清楚它的内部。
我们看到一个老话题或者一段旧素材的时候,不要只看这个素材或者话题本身,一定要深入它的内部,把它切开,把跟它相关的东西都列出来。然后再找角度,这样就更容易找到新的东西。
写作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你写出来的东西会有你的烙印,就像盖了一个章,这个东西就是你创造的,是你贡献的角度,是独一无二的。
看到一个老话题,一段旧素材的时候,就想起用把刀把它解剖了,跟它相关的东西都列出来,然后再找新的角度。
不管是旧话题还是旧素材,就是越细它越新,很多东西,你往上追溯的时候,其实都是很旧的东西。
越解剖,越新颖。
二、断舍离,死抠一个点
在写文章的时候,如果想让你的文章更有价值避免泛泛而谈,你就得学会断舍离,选择其中一个点围绕着它展开写。
读者搜关键词,一下子出来好几篇文章的时候,他凭什么要看你这篇,你的文章稀缺性在哪?所以你在写文章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个问题:我这篇文章的稀缺性在哪?
写文章是做减法的过程,你不可能把你看到的收集到的素材全部都写出来,你看一本书的时候不可能把里面所有的方法都写出来,你要有一个筛选的过程。
少即是它,芝麻赛西瓜。
你写得更少反而更聚焦更深刻。
三、举例说明的技巧
1.名人的例子
名人的例子比较有说服力,往往也比较生动。名人的例子可遇不可求,平时一定要做好储备,不然写的时候再去找就很费劲,可能一下子找不到合适的,所以平时就要做好一个收集的工作。
作个素材库,名字可以取为名人的故事,然后里面做好分类,比如是哪一类型的名人故事,是幽默的、励志的。工具可以用印象笔记。
2.生活化的例子
平时遇到什么有趣的或者是一些好的故事,一定要记下来,不然之后写文章的时候真的很难想起来,或者想的不完整。
如果名人与生活化的例子那怎么办?可以虚构一个场景出来,然后把你的方法融进那个场景中把它讲清楚,因为我们这是举例说明,不是举例论证,如果是论证的话对例子有很高的要求,但我们是说明,我们是为了把那个观点和方法讲明白,我们不是要论证,我们是要说明,所以就是可以虚构一个场景出来。
3.类比
找不到完全一致的例子,找类似的进行类比。
我们平时无论是介绍一个观点、一个方法,还是介绍一个人,就是为了让我们文章更生动,都会有例子在里面,这样可以方便读者去理解。
四、如何打造出自己的写作方法论
作为一个写作者,你应该拥有自己的写作方法论。梳理出自己的写作方法,也是给出自己看待写作这件事情的角度。写作方法需要你刻意去总结,还有刻意的去反思,那么你收集到自己的写作方法才会更多。
1.从别人的方法中来
模仿开始,之后才会慢慢变成自己的东西。在写作上我们看到一个好的方法时,一定要自己用起来,只要你把它用起来了,它才会变成你的。
2.从自己的稿子中来
01 按照时间线看
按照时间线看的好处是因为你写作是不断进步的,你就可以从你自己的转变当中总结出一些写作的方法。
02 按照类别看
大家可以一边写文章,一边总结自己的写作方法,然后后面会越写越顺。
再多的方法,真正发挥作用还是自己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