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偏南的济宁市,历史上是孔子故里,儒学圣地。大凡国人都尊孔子为先师,自古“天地君亲师”也就成了中国古代价值观的体现。济宁的曲阜,也是瞻仰孔子的最好地方。
孔庙坐落在济宁市内北,离我住下的酒店只有十分钟的步行路程,很是方便。住好酒店天色已暮,街边的铺面大同小异的打着孔府菜的招牌在消费着国人的热情。几人落座之后点了几道菜开始絮叨。
这孔府菜是官家菜的代表之一,虽然没有谭家菜那么出名,但是也具其自身特色,几千年来王侯将相前来拜祭孔子,弘弥香火之后,人间烟火自然也要来点,自然是不敢怠慢这现世的弥勒,长此以往,孔夫子殿外的孔方兄却比他老人家更加活跃了!
休息一夜,早起祭拜,自古“早不祭庙,晚不拜林”成了孔府游览的规矩。但规矩是人定的,更何况我对儒学七分怀疑三分肯定,若没有董仲舒等后世人为般的操作,大抵圣贤的称呼可能早已换人了!只可惜孔孟的儒学本叫人自身修为,却被后世人篡改得面目全非。
《大秦帝国》中张仪对儒家有过一段痛快淋漓的批驳:“ 后世儒学大伪,在儒家眼里,人皆小人,唯我君子;术皆卑贱,唯我独尊;学皆邪途,唯我正宗。墨子兼爱,被骂做无父绝后。杨朱言利,被骂成禽兽之学。法家强国富民,被骂成虎狼苛政。老庄超脱,被骂成逃遁之说。兵农医工,被骂为末技细学。纵横策士,被骂做妾妇之道。但纵观春秋战国一世却拿不出一条像样的济世之道,却损遍天下诸子百家!大言不惭,公然以王道正统自居。观其后世,儒家教出来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整天淹没在一个消逝的大梦里,唯知大话空洞,欺世盗名而已!国有急难,邦有乱局,儒家何曾拿出一个有用主意?尔等终日高谈文武之道、解民倒悬,事实上却主张回复井田古制,使万千民众流离失所,无田可耕!尔等信誓旦旦,称‘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事实上却维护周礼、贬斥法制,要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使万千平民有冤无讼、状告无门,天下空流多少鲜血?如此言行两端,心口不应,不是大伪欺世,却是堂堂正正么?儒家大伪,更有其甚:尔等深藏利害之心,却将自己说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但观其行,却是孜孜不倦地谋官求爵,但有不得,则惶惶若丧家之犬!三日不见君王,其心惴惴;一月不入官府,不知所终。究其实,利害之心,天下莫过儒家!趋利避害,本是人性。却偏无视人之本性,不做因势利导,反着意扼杀如阉人一般!食而不语、寝而不语、坐怀不乱,生生将柳下惠那种不知生命为何物的木头,硬是捧为与圣人齐名的君子!将人变成了一具具活僵尸,一个个毫无血性的阉人!儒家弟子数千,有几人如墨家子弟一般,做生龙活虎的真人?有几人不是唯唯诺诺的弱细无用之辈?阴有所求,却做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求之不得,便骂尽天下。更有甚者,儒家公然将虚伪看做美德,公然引诱人们说假话:为圣人隐,为大人隐,为贤者隐;教人自我虐待,教人恭顺服从,教人愚昧自私,教人守株待兔;终使民人不敢发掘丑恶,不敢面对法制,沦为无知茫然的下愚,使贵族永远欺之,使尔等上智永远愚弄之!险恶如斯,虚伪如斯!”
当然,今天敬的是孔子,不敬儒学!想着想着就跑了神。
孔庙殿宇两侧尽是些赑屃驮着的石碑,石碑上的歌功颂德掩盖不了学术的局限!只是大成殿上雍正题写的“生民未有”,却是对自己文字狱进行了实实在在的讽刺!
任何时代的主题核心仍是变革,不懂变通,抱残守旧,只能淘汰自己。都说孔子有教无类,我到认为真正做到有教无类的大概是鬼谷子吧,不管是兵家的孙、庞,还是纵横的苏、张,每个徒弟都能发挥擅长的优势。
孔府门前的台阶太高,进得去却出不来,绕行后花园,只有孔子书屋里的拓本还算吸引人!
孔子亲手种植的一颗柏树,历经千年仍旧苍翠挺拔,大成殿前的杏坛却再也没有了穿越古今的经典延续…
后世孔子的传人中,大抵只有孔尚任还算出名吧,但也成了为世人嬉笑怒骂的泥胎,就像这孔庙中到处在讲解的孔姓人员,贤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