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志力训练
1.时间、精力充裕情况下的意志力水平是不真实的。
因为对课程有很高的期待,在分配时间、精力等资源时都特别倾斜,所以第一轮21天训练顺利完成。对于不可预知的未来,应该对可能的风险和防控措施做出预案。
2.我为什么要做“阅读意志力训练”呢?如果说最开始是因为“作业要求而必须做”这个外部动机的话,现在体验到了这个行动带来的
●直接好处:
阅读速度变快、找到要点、快速录入笔记、积累了大量读书笔记(未来分享时可作为原始材料)阅读动作流程化清单化、脑中存入知识点觉得不再空。
过去分享时多数是形而上的理念,在增加阅读后,丰富了事例知道了理论的来龙去脉,未来分享会更言之有物。
●间接好处:
用阅读笔记打卡展示自己的认真,还吸引了其他平台的小伙伴。
●引发了需求:
1.渴望尝试做脑图 从效仿永澄老师“为买电脑而读书”开始,一直逃避做脑图,尽管这一项是按节点数计算奖励。这次课后组长梳理时,加菲用随堂思维导图展示了这个方法的好处
2.从孤立的知识点逐渐对全书框架有了感觉,希望未来可以从更高视角阅读和掌握每本书
PS:这是不是由外部动机逐渐向内部动机转变的过程呢?
二、今天最出彩和震慑我的环节:明确意义、澄清概念。
在得知本周串讲行动管理方法论后,不以为然觉得我都参加过2次掌控了,方法论默写120遍。今天走过场听一听,关注下其他重点就好。
老师抛出3个跟个人成长有关的问题,大家给出了各自的建议、方法。对“主要是”明确意义、澄清概念后,顿时脑补以下画面:老师挖个大坑,我们懵懂而欢快的往里面跳。
“盖子被打开了”高手老师被你坑也赞!
三、方法论的概念
它是解决某类问题相关方法的有序集合。简单的步骤是不能形成方法论的,必须有序的串联起来(重点标红色)
想彻底解决某个问题不能仅依靠方法的堆砌,必须有意识的将各个方法提升到方法论的高度,用系统的、逻辑的眼光看待、思考和解决问题。
被狠狠戳中痛处!我觉得从各种书中学到不少方法,番茄记录法、做事前列清单、定期回顾、做时间开销记录、写晨间日记、制定梦想手册、要保持觉察不抱怨,行动管理等。孤立的方法在一段时间内会产生效果,但过一段时间就淡忘了、不用了,然后会责怪自己不能持之以恒。原来是因为没有把它们整合成方法论,没有自己的个人管理体系。就像用球和棒组成立体结构,首先有一个点,通过杆连接另一个点,依此方法组成一个结构,复杂结构之间组成更复杂结构。
四、如何应对纷杂的成长问题:分类+模型式思考模式
众筹了30多个问题后我的头两个大:这可怎么办?分类?按什么规则怎么分?发现行动、梳理行动、执行行动。三大类问题可以对应到个人成长理论模型的不同区块。明确定义、澄清概念,分类,根据区块内部的箭头走向来寻找问题的根源,进而给出解决方案。这个方法真是太赞了!
下一步尝试对每日成长感悟中提出的问题用这种方式做分析。感谢老师授人以渔!
五、如何应对中断——前置判断训练
做计划容易执行难。制定计划时人在理性状态,执行时会受理性、感性、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执行时被打断的现象很常见,一旦偏离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忙碌一天重要紧急的事没有做,那种内疚和懊恼是做再多杂事也无法抵消的。
通过课程才意识到前置判断竟然这么重要,也意识到这是我从未发现的漏洞。
下一步:
1.针对意志力训练可能的风险和防控措施做出预案
2.尝试对每日成长感悟中提出的问题用分类+模型式思考的方式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