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放学的时候,小乖义愤填膺地说起他们班王雨晨,她表示实在看不下去了,有点势不两立。还说她读弟子规时也没做错什么,王雨晨还把她的名字记上了。
听小乖这么一说我心里无比焦急,一大堆话涌到嘴边:“刚上学没多久,咱要多了解别人。”“跟同学相处,怎么能这样呢?一定要看到别人的优点。”“做人一定要心胸开阔,能容忍,能原谅别人。”……但我知道这些小乖是一句也听不进去的。
在她说时,我控制住自己呼之欲出的各种大道理。只是点头。“嗯,是这样啊!”“他那样可不对!”“后来呢?”
小乖越说越起劲,我也开始扇风点火:“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呢?怎么能这样对同学?明天我去找他家长。”
小乖有些迟疑:“不用了吧?都是小事。”
我假装更起劲:“那怎么行?我不仅要找他家长,还要找老师,让大家都好好批评他。”
小乖开始求情:“不用了,妈妈,他就是爱追着我的好朋友跑,我要是试着跟他做朋友,他可能就不会追了。”
“那也不行!他当小班长时为什么不能公平公正?你没做错什么,他为什么记你的名字?”
“我也做错了一点,我读弟子规没指读。其实他有一次对我也挺好的,还选我给大家盛饭了呢。”
形势突然逆转,我窃喜不已。摸着石头过河继续演下去吧,这小乖刚才还说讨厌人家呢。
我继续声讨着:“我明天还是得找他家长说说!要不这样行吗?你愿不愿意给他一次做你朋友的机会?如果他能变得好一些,我就不找他家长了。”
小乖看起来松了一口气:“我愿意!我愿意给他两次机会。”
听到这里,我心里更是松了一口气:总算能主动友好地与同学相处了。
孩子常常会迷失在自己的情绪里,当他们有情绪时,他们常常会更需要爱与归属,更需要被接纳。这个时候,站在他的立场上,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并理解他所有的感受与抱怨,才能牵着他的手,帮助他一起走出情绪的沼泽地。
学着给孩子的情绪一个出口,一个更适合他的出口。然后,所有的问题便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