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基。汉朝建立已经有六十多年了,天下安定,爷爷和父亲积攒的财富和国力,都留给了这位少年君主。刘彻也是意气风发,准备干出一番事业。
第二年,刘彻以“建元”为年号,称为建元元年,之后,每个皇帝都开始使用年号。刘彻任命一系列官吏,开始推行新政。
刘彻做的第一件国家大事,就是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批阅完考卷,丞相卫绾奏言:“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这封奏疏,挑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春秋战国时的那些为战争而生的法家、纵横家的理论,不再适应安定的大一统的治理需求。
卫绾年轻时做文帝的司机,车开的很好。后来参军,累积功劳逐渐升为中郎将。卫绾性情敦厚谨慎,没有其他杂念,文帝很喜欢,临终让儿子多留心。七国之乱中,朝廷任命为将,立下功劳。三年后,因军功封侯。
景帝也喜欢他的忠诚稳重,任命为太子太傅,御史大夫,最后做了丞相。卫绾在朝中理事,守职分而已,无所建树也无有过失。皇帝认为他敦厚老成适于少主,对他很尊重信任,赏赐很多。
卫绾做了三年丞相,汉景帝崩逝,汉武帝即位。窦太后左右朝政,不允许改变治国思想,丞相卫绾提出在所举的贤良文学方正之中罢除法家和纵横家这两个学派的学者,引起窦太后不满。几个月后,窦太后借口当初汉景帝卧病之时,官府中多有无辜受冤的囚犯,身为丞相未能负责申冤,免去卫绾相职。
明代大才子杨慎给予这份奏疏极高的评价:卫绾做相国,没有什么功业。就这一封奏疏,就超过了萧何、曹参。这份奏疏,对中国的影响,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然而,以卫绾的才学和性格,似乎不太可能有这样的想法,到底是不是汉武帝背后授意,不得而知。
当时的情况,诸侯王大多是刘彻的叔叔,或者兄长,对他非常轻视和不尊敬。刘彻于是想要建明堂,让这些诸侯明白上下尊卑,有尊隆王权的作用。因此,要不要立明堂,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一大焦点。汉武帝以窦婴为丞相,田蚡为太尉,赵绾为御史大夫。王臧为郎中令,欲更张政治,议立明堂以朝诸侯。
名堂之事,因秦朝“焚书坑儒”及推行法家,儒生几乎没有能明白的。王臧、赵绾于是推介老师申公。申培公是荀子的徒孙,公车召迎时已八十多岁。武帝问治乱之事,申培公回答:“少说多干(为治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武帝封为太中大夫。
刘彻这般闹腾,本来已经让奶奶非常不爽,御史大夫赵绾却在此时上书武帝,言勿将政事禀奏给太皇太后。窦太后大怒,暗中找到赵绾及王臧的过错,将二人下狱。其后二人自杀,丞相窦婴、太尉田鼢被免职,武帝所推行的新政全部废除。
武帝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打击,感情生活也非常糟糕。岳母大人自居有功,经常提出过分的要求;皇后阿娇生性嫉妒,蛮横无理,又多年无子,夫妻俩经常打的不可开交,金屋藏娇的爱情眼看要悲剧收场。关键时刻,王太后以皇位稳固相劝,刘彻才强忍着说先好听话,哄哄皇后开心。不过内心已经不安分了,终于在姐姐家中,遇到了惊为天人的歌女卫子夫。这次偶遇,对西汉产生了巨大影响。
既然国家大事,他不能定夺。那就好好玩乐吧。19岁正是精力充沛,年少叛逆之时,刘彻那是天下第一的公子哥。于是,他经常带着侍卫骑马打猎,踩踏庄稼无数,农民们不敢阻拦,只能问候他们的先人。地方官以为是一群强盗,曾经派出士兵围剿。被包围的侍卫们不得已亮出皇帝的信物,才免去一场灾难。
有一次,夜晚投宿客栈,吆五喝六的侍卫们惹得老板非常生气,以为是一群流氓,暗地里联络乡亲,要把他们捆绑报官。幸亏老板娘机灵,看这群人衣着鲜亮,不同常人,提醒丈夫,不要贸然行事。丈夫不听,于是她灌醉丈夫,劝离乡亲,冒名平阳侯的皇帝才又一次脱险。第二天,刘彻大赏老板娘,封老板为羽林郎。经历了这么多危险,这位少年皇帝不是后怕,而是自己设立了很多秘密客栈,以供外出玩乐时投宿。
这样的游乐仍然不能让刘彻满足。汉武帝萌生了修建上林苑的想法。刘彻做此决策时,东方朔恰好在场,便向武帝谏言:上林苑所处之地,物产富饶、地势险要,修建上林苑不恤农时、不顾国防,非富国强民之计。并献上《泰阶六符》,希望汉武帝能够观察天象的变异而自省。汉武帝接受了他的建议,加官进爵赏斤,不过还是修建了上林苑。
公元前138年,建元三年。因为东瓯国(温州一带)杀死七国之乱中兵败的吴王刘濞,逃到闽越国的刘濞的儿子子驹,为报父仇,撺掇闽越(东越,福建一带)攻打东瓯。战争爆发不久,东瓯不敌闽越,便派人向汉朝求救。汉武帝听从严助建议,力主救援。闽越国害怕汉朝,还没有见到上国之兵,就自行退兵而去。最后,东瓯国自愿迁徙到江淮之间。
刘彻果断决策,用人得当。如此行事,大概让奶奶和王侯大臣们改变了对这个年轻人的看法,窦太后开始慢慢淡出,刘彻也不再游乐叛逆,开始用心。公元前136年,置《五经》博士,夹带了不少私货,使儒家经学在官府中更加完备。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22岁的汉武帝掌握大权。罢丞相许昌,以舅田蚡为丞相。
公元前134年,元光元年,武帝重启新政。召集各地贤良方正文学之士到长安,亲自策问,儒生董仲舒参见考试,汉武帝连续进行了三次策问。第一次策问,巩固统治的根本道理;第二次策问,治理国家的政术;第三次策问,主要是天人感应的问题。
董仲舒在对策中,详细阐述了天人感应,论述了神权与君权的关系,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写出了著名的《举贤良对策》。董仲舒指出的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很受武帝赏识。
然而,汉武帝并没有把董仲舒留在身边。对策后,董仲舒被武帝派到江都易王刘非处当国相。刘非是武帝的哥哥,为人粗暴、蛮横,一介武夫,不知道武帝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因董仲舒是举国知名的大儒,所以刘非对其非常尊重,而且还把董仲舒比作辅助齐桓公称霸诸侯的管仲。这种比喻,实在是陷人于水火。
在董仲舒参加策问的前一年,皇帝祭祖的地方长陵高园殿、辽东高庙发生了大火。董仲舒认为这是宣扬天人感应的好机会,于是起草了一份奏章,说明上天已经对汉武帝发怒。不知道什么原因,奏章没有呈上。主父偃出差,到董仲舒家做客,看见奏章,嫉妒董仲舒之才,就把奏章草稿偷走,交给了汉武帝。武帝看后大怒,决定将董仲舒斩首。后怜其才,又下诏赦免,但江都王相却被罢免,从此,董仲舒不敢再说灾异之事。
公元前125年,丞相公孙弘又把他推入另一个火坑,推荐董仲舒做胶西王刘端的国相。刘端也是汉武帝的哥哥,比刘非更凶残、蛮横,过去不少做他国相的人都被杀掉,或毒死。因董仲舒的名气,刘端对他还算尊重。
董仲舒一直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唯恐遭到不测,四年后以年老有病为由,辞职回家。从此结束了仕禄生涯。董仲舒晚年对什么事情都不过问,只是埋头读书、著作。
虽然他辞去了官职,但朝廷有大事,还常派人到他家向他请教,董仲舒都有很明确的看法。后来,张汤把询问董仲舒的部分材料,整理为《春秋决狱》一书。董仲舒虽然养病在家,但仍十分关心朝政大事,甚至在临终之前,还写奏章给汉武帝,坚决反对盐铁官营的政策。
董仲舒将周代以来的宗教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该思想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儒学。它神化了君权,统一和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因而受到封建统治者推崇。以后,凡是做官的人都要懂得儒家的学说,用儒家的思想来解释法律。中国古代的封建正统思想开始迅速确立,但真正的全面确立是到了隋唐时期。
百家之言,有些是思想观念,更多的是方法论。汉武帝当时,大概只是用儒家打击道家,以确立自己在思想上的统治,他到底是怎样的三观,他的孙子汉宣帝的那句名言——霸王道杂之,应该是最好的阐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后续发展,即使英明神武的汉武帝,也不能想到,居然将刘氏江山送上了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