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班主任论坛上听到刘杰主任分享了魏书生老师的《我一直努力做三件事》,深有感触。就我自己而言,我一直努力做一件事,就是每天坚持写文章。
我是在2016年看到薛瑞平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后开始书写班级日志的,后来把文章从空间日志移到简书随笔,文章内容从班级记录到听课随笔、从学生趣事到摘抄笔记,我学会了在记录中发现了自己的成长,更学会了思考、探索与反思,让我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从容淡定。
如对于 “穿雨衣”事件,翻阅自己的记录,在第一年接班时,我和家长沟通时会这样说:“这个穿雨衣是学校规定,为了保证学生整齐有序出教室,而且更加安全。”而第二次接班时,会更多地为学生与家长考虑:“你看,下雨天刮风时孩子可能打不住,要是淋湿感冒了多受罪,要是穿雨衣就会避免这个问题,还保暖呢。其次,孩子打伞不安全,要是别的孩子碰到伞了可能会划伤自己或他人。”虽然都是达到了同样的目的,但家长听了肯定心情不一样。
魏书生老师说:刚开始写文章时,不可急于发表,也不能发表就写,不能发表就不写。写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提高教学效率。人在某个特定的时间,脑中常常突发奇想,闪出智慧的光芒,比自己平时想的要高明得多。倘不及时抓住,这一想法会立即逝去,时过境迁,再也不会忆起。为了超越自己,为了研究出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人必须善于抓住这些灵感。
文章随笔也给我带来了很多便利,在开家长会或者家校沟通时,针对学生的分析与班级记录能有效地指导我与家长的沟通。在进行听评课时,灵感和收获也使得我在教学成长的路上越走越远。
我坚信: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努力做好一件事,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