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人算是南方人里面的侃爷了,芒果台有个栏目《越策越开心》,就颇具长沙特色。这个“策”字如今是长沙方言,含有诙谐、调侃和些许忽悠的意味。其实,湘音可以追溯到《战国策》的年代,既然是策马扬鞭,要想达到最佳效果,总得有点智谋吧。
《战国策》记载了战国时期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周游列国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以说,《战国策》是靠嘴吃饭的说客的操作指南。比如,《战国策·魏策》中,就记录了一段“三人成虎”的故事。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
三人成虎,竟能弄假成真,也算是荒唐了。不过,类似的事情是屡见不鲜的。近日,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饭堂事件就是最新一次的重演。
先是爆出该校饭堂库存食物已经霉变的图片,这激起了全国民众的愤慨。继而,剧情突然发生180°逆转。原来,网上流传的照片是三位家长在食物上铺撒姜黄粉摆拍的。
真相虽然让人猝不及防,但是,事实就是这样荒诞而自带逻辑。又一次的三人成虎,难道是古人一语成谶吗?非也。其实,在传播学上有一个“三人法则”可以解释这个问题。三人法则是指:最少只需要三个人采取一致行动,就可以拥有改变其周围环境的力量,从而,也就可以实现对其他人在精神上的操控。
前几年,浙江师范大学的几位大学生就在街头验证了三人法则的效果,他们故意编造了一段电信大楼楼顶上有人意欲跳楼的谎言,然后在他们的引导下,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逐渐地,周围群众也自发参与进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越聚越多……
就连在街头行政执法的城管队员,也不由自主地加入了……
仅仅半个小时,竟有百余人“中招”。甚至,似乎有人还意犹未尽……实验效果达到了。
参与实验的研究生小康感慨道: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三人法则”对人类精神操控的强大力量,大多数人有从众心理,少数人的行为可以影响一个群体,甚至影响更多的人……相反,如果有几个人一起做积极的事情,也会带动一群人一起行动,从而,正能量也能得到迅速地传递。
可见,之所以说流言猛于虎,是因为众口能铄金。其中,有各类舆论导向的因素,也有个人心理方面的因素,更有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就拿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饭堂事件来说吧, 就是刻意迎合民众急于从教育、医疗、养老新三座大山重压之下挣脱出来的情绪而发生的,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人们对于嗜血的资本可能为所欲为的忧虑和愤慨。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思想先驱托马斯·潘恩,其大作《常识》被誉为有史以来影响美国社会最为深远的二十本书之一。他还在《土地正义论》一文中说过这样的话:“在所有国家,以前对财富迷信般的敬畏和奴隶般的尊敬正在消失,财产的拥有者处于意外事件带来的震荡之中。当财富和华丽的表象不再让大众着迷,而是引起他们的反感;当他们不再激发尊敬,反而被认作是对穷困的侮辱;当其铺张的外表让人怀疑财产来源的正当性,有关财产的问题就变得很关键了。只有在公正的体制下,财产拥有者才可能获得安全感。”我补充一句,也只有在公正的体制下,老百姓才会拥有幸福感,流言蜚语才可能失去其滋生的土壤。
人是一种有趣的动物,总是轻信自己的眼睛。虽说,已把世界的风貌尽收眼底,可是,往往只会看到事物的表象,却忽略了真实。那么怎么办呢?切记不忙着下结论就是了。迷路时,马儿呀,你慢些走;疑惑时,让子弹呀,再飞一会儿……因为纸终究包不住火。
其实在这方面,古人早已有现成的经验。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心得就不错:“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砾金君自宽。” 此言也,信矣!
(文中引用图片均来自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