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三点半,又到我每日雷打不动的唱歌时间,我插上耳机,准备开唱,耳机里突然铃声大作,一看是乡下老家的堂嫂来电。
"大嫂,是你啊。"我说:"有事吗?"
"是海棠吗?我是大嫂啊。"堂嫂在电话那头,好象怕我听不清,大声地说:"我家小庄十一搬新屋。"
"好啊,大嫂,小庄又买新屋了,在哪儿啊?"我在这头问。
去年五月去乡下老家,刚听堂嫂说过,小庄和温州的朋友在绍兴买了四五套房子,这才过多长时间又买新房子了。
"在临江城里,医院旁边的小区,叫碧水闲悦。"堂嫂说。
临江是离乡下老家最近的城区,所以,老家人都特别喜欢在临江买房。
"噢,我知道,那儿地段不错。"我记得那个小区,和江州医院隔着一条马路。
堂嫂听我这么一说,笑了,说,"我也不懂,我家小庄说去年买来时一万六,今年已经二万多了。"
停了一下,堂嫂急忙把今天打电话来的目的,说了:"我家小庄十一叫大家过来吃酒。你们全家一定都要来啊。"
我急忙对着手机那头的堂嫂,说:"好的呀,我们都去,也想看看新房子呢。"
放下手机,我在想老家侄儿们买房搬屋,之前都没有人办酒席请客的,这是第一遭。
这个礼要怎么送?
到了晚上吃过晚饭后,我就打了电话去到乡下,想看看其他亲戚怎么送,好有个参考。
乡下亲戚回我话:还没定呢,只听说小庄要大办,亲眷客都要请全家,要办十八桌。
好呀呀,这气魄,我算来算去三亲六眷加在一起,顶多也就是个三四桌,这余下的一定请的都是生意上的朋友了。
小庄是我家三房堂哥哥家的儿子,现年四十刚刚出头,长相帅气,灵活的眼睛好似会说话。
从小就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初中一毕业就被堂嫂安排去学手艺,乡下人除了读书,做生意,就是学手艺了,现在没有孩子肯在田里干活的,父母也不希望。
小庄先是去临江街学理发,在那里混了二三年,没什么长进,也就没打算继续学下去,倒是把洗头妹娶回家做了老婆。
这洗头妹也是福气,一个山里妹子,也没什么文化,只好找个洗头工养活自己,自打跟了小庄,就一路往富贵里走。
后来,小庄来到上海,眼界宽了,见识的人也多了,就看不起老婆,要离婚。堂嫂几句话就给呛回去了。
堂嫂说:"你自打讨了小芹后,日子就一天天往好里走,这是因为小芹有旺夫命。"
堂嫂是个非常精明的女人,尽管也有那么一点瞧不起儿媳妇,但乡下人比较迷信,觉很小庄自从娶了小芹就不再混日子,只往正道上走。
自然这是后话。
自打结婚后,小庄就和堂嫂商量着想去上海谋生。堂嫂的小弟弟在上海经商很多年了,有自己的店面,混得不错。
于是,堂嫂就和自家兄弟说了,弟弟自然不会驳了姐姐的面子,就这样小庄就跟了小舅舅去了上海,学习经商。
头十年一直在小舅舅手下讨活路,帮着小舅舅坐坐店,送送货什么的,每年只在过年的时候回到老家。
大概八九年前,小庄的小舅舅和人合伙投资,结果人家把他骗得毛也不剩一根,甚至还去新疆吃了牢饭。
这给了小庄机会,小庄当即就把小舅舅的商铺盘了下来,商铺地处繁化地段,人流量大,一直生意都很不错。
小庄能说会道,头脑活络,又在上海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有一些人脉,没多久就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比他小舅舅那时候还要红火。
这时候的小庄开始有些忙不过来,小芹的弟弟就来店里帮工,过了一段时间小舅子上手了后,小庄就放手让小舅子打理店铺,自己主要搞个外交,闲时就钓个鱼。
自打独自经营后,小庄手头就慢慢开始积攒了一些钱,也就想着买房落户上海,于是,四处看房,用自己的几年积蓄,再向朋友借了一些钱,凑了一个首付,买下了一套三居新房,这是他的第一套房。
因为乡下老家还有老屋在,要做维修啊什么的,所以我偶尔会去乡下溜达,每次去了都会听得堂嫂或者邻居说小庄又在那那又买新房子了。
堂嫂堂哥老俩口原来的两间旧屋也被推倒,重新建了两间三面敞亮的四屋楼房,房子一边是清清的河水,周遭是绿色的田野和果树,甚是漂亮怡人。
从买第一套房需要借钱和贷款,到还清借款和贷款,再到现在的全款买房,十年不到小庄已在各地买了四五套房子了。
上海和临江的房子是自住的,绍兴的房子算是投资,这样算下来单是房子价值就有二三千万了。
小庄是个念恩的人,自从小舅舅落难后,舅母和外甥就都没了经济来源,小庄常常背着家里老母媳妇儿接济她们,有时也往新疆寄点钱。
小庄这二年生意做得特别顺溜,别人疫情期间生意受损严重,他刚好相反,不仅没受损,反而因此而大赚特赚。
小庄做生意不象他小舅舅,他是四面开花,什么来钱什么都做,主业副业一起做,毕竟大上海机会很多。
小庄的主业是卖橡胶材料,橡胶原料涨价,他也涨价,反正就赚个差价,所以,疫情的影响并没想象的那样大,一年赚个几百万是没有问题的。
小庄的橡胶材料是卖给上海的大牌汽车厂的,生意做久了,那家汽车厂的管采购的老总,就把汽车的一些五金配件也放给了小庄。
这样,小庄就又做了汽车配件的外包商,他包了外包后,自己又没工厂,就又外包给乡下老家的邻居的小作坊做,净赚个差价,一年下来也能赚个好几百万。
这二年疫情严重,一次性手套供不应求,他就又签了一个地区总经销,不用自己生产,只要把厂家的手套装袋就行。一把普通的手套装袋后,身价就飚涨了几倍。
叫上十几个乡下老大妈,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也不做无菌操作,人工费比城里又便宜很多,工房就是自家的乡间新屋,又不用缴税,所以,赚得冒烟。
同样是疫情,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影响,而小庄非但没有受损,还一个劲的赚得冒烟,都说时势造英雄,时啊,势啊,还真是没有说错。
也许象小庄这样的生意人,可能巴不得疫情继续,毕竟有钱赚是王道,但是,对于普通大众的我来说,我真的希望疫情快点结束,天下快点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