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写于2015年大学里以教师视角为题材的征文,因为我曾经就读于遵义师范学院,在那里为贵州或外省输送了许多的师资力量,在那里也承载了我四年的青春,虽然我未成为一名教师,但也很敬佩教师这一职业。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遵义师范的学子,将来注定会登上三尺讲台,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带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我看来这样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我觉得老师是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群体,是一位筑梦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作为即将当教师的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去教育孩子,如何做好人民满意的教师呢?
做一位有理想信念的教师。理想信念贯穿于人的精神生活之中,它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一位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一位教师,要想在事业上有高水准,有所成功,首先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为之奋斗的目标。有了理想、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不断进行自我挑战。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能在学生心中播下理想的种子,才能做好筑梦人。虽然梦和理想,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有距离,但只要坚定信念,就一定带不走我们的梦想,信念不仅是知识的蜡烛,还是理想的圣火,那我们的理想之舟就一定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执着前行,直到理想彼岸。
做一位有道德情操的教师。立德先立师,熟人先树己。教师在教育人的过程中必须师德垂范,用自己道德情操来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带动学生。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应该是道德情操的合格者。在我们大学的校园里有一座纪念碑“百年师魂”,“百年师魂”匠心独具,寓意深长。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师是学生的启蒙者,是培养人才的传播者,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是教师的重大任务。俗话说:“成才先成人”,要想使学生有完善的人格,首先作为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塑造好自身的职业人格。
做一位有扎实知识的教师。做好教师,要有扎实学识。教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作为学习化学专业的大学生,深有体会知识丰富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渊博扎实的专业知识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说过:“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浅薄无知。”是的,如果教师专业知识不扎实,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穷于应对。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我认为教学研究能力,就是基于学生的所学科目研究能力。把教学与研究结合起来,善于梳理自己的教学经验,善于反思自身教学管理,扬长避短,对课堂传授知识或教学评价等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随笔,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而探索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模式,最后撰写成有学术价值的文章。教师要懂得一些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内容我认为一个老师首先应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养,包括认知素养、情感素养和意志素养。有效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老师要很好的实施教育教学,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老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做一位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教师的仁爱之心,不简单等同于父母爱子女,这是一种对国家、民族的爱在教师身上的体现,是一种无私的爱、不求回报的爱。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以师生相互信赖为基础的,这种信赖是尊重、理解和关怀。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真诚地尊重学生、充分理解学生、宽容和关怀学生。缺少仁爱之心,金钱至上,对于送礼和不送礼以及送多送少的学生区别对待,在平时教学中对孩子缺乏耐心,似乎体罚和变相体罚才是教育的最佳法宝,殊不知,这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有多大的伤害,这种伤害的程度是有多深。
作为教师都应该力争做一个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好老师好比一扇窗,打开这扇窗,清风徐来,可以让学生通过这扇窗看到更多赏心悦目的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