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鼠年快到了,农历猪年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来了。今天是大寒,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下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再次吟诵这首节气歌,不知不觉中,大寒,已经悄然而至。
大寒的到来,代表着一年即将结束,而新的一年也同时在向我们招手。“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吗?......”心底有个小小的声音在问我,我忽然也变得有点不知所措,驻村不觉已满两年,脱贫攻坚关健一年业已过去,决战一年已经到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新年总要代替过去的一年,每次都重复着这一规律,可没有哪二个年是相同的。就像在同一棵大树,同一个树杈上,是长不出与去年一模一样、丝毫不差的二片叶子来的。真的,每年都是与众不同的。
严格说来,过去的3天,我也是奔波三地:曲靖·大井·者海,风雨兼程。风是冬春季特有的,很大,呼呼作响,严厉而温和;雨,却有点不“正经”,曲靖末见,者海未见,大井镇刘家山的雾姑梁子,成雾成云,润润的飘过来,总让人猜不透。
不论风雨如何,冬日气息依然扑面而来。带着儿子到老家,要紧的是还是穿上春装,必须带上冬装,下雨就是是冬,害怕老天爷翻脸不认人,毕竟:三九四九冰上走。
俗话说,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没错,大寒节气来了,就在今天。古人认为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过了这一段,天气就会慢慢回暖,然后准备迎接春暖花开。同时,大寒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不管将来如何,先看准眼下的天气。天气预报很准确,昨日阴云密布也只是虚张声势,乌云一闪而过,今日阳光灿烂,暖暖的阳光照在人身上,仿佛是阳春三月早早来到了人间。
民间素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但除了小时缺衣少食觉得冬季冷的年代,云滇大地的大寒却极少遇到冷成团的。大寒之后是春节,慢慢迎来年年岁岁相似的春暖花开,人们开始忙杀年猪,推豆腐,准备年货,忙起来又何谈冷呢?
俗语云“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就气温而言,小寒往往比大寒更低,但大寒更能彰显寒冷的累积效应。即:小寒时,天寒最甚;大寒时,地冻最坚。小与大,取决于看待气候和物候的视角。古人尽管苦于寒,但也忧于该寒时不寒。这句俗语多流行,意思是大寒天如果不是很冷,可能来年的天气会比较多变,气候异常对农作物生长并不利;夸张地说,连马也会担心吃不到。
民间谚语来自于生活有其一合理性,在气候情况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大寒时节确实应该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如果出现“大寒不寒”的现象,说明这个阶段的气候情况比较复杂,未来变化也会较大。
总之,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尾,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季,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未雨绸缪,大寒之曰阳光明媚,气侯暖和,还是要注意注意的!
晩11时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