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的人生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阶段:
感觉生活工作像一团浑水,似乎有很多要做的事情,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念头,但又不知从何做起。
致使每天机械性地起床、上班、吃饭、睡觉,日复一日,时间溜得很快,人也看起来很忙,却并没有目标感,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从而庸庸碌碌、随波逐流,内心无比挣扎彷徨。
久而久之,你变得无法安静下来,即便一动不动地发呆,脑袋里也总是充斥着乱七八糟的声音和想法。触目所及尽是杂乱,最通俗易懂的文章也难以完整读完,专注力下降、创造力下降、生活热情下降……
连自己,都开始不喜欢自己。
在《零浪费生活》一书中,除了上次跟大家分享的低碳环保观念之外,作者还从精神上提供了非常具有可行性的整理建议,帮你从内到外,都变得简单有序起来。
取消关注或隐藏消息提示。
正是因为与自己的心“失联”,所以才无法找到真正希望去到的方向。
首先,请学会将你与外界暂时隔断。
打开微信、QQ、微博等社交软件的好友列表,你或许会发现很多陌生的头像和名字,可能是某次展会上乱加的供应商,某个酒桌上“扫一扫”的奇怪同乡,十多年前共事过、离开老公司就形同陌路的同事……
那种“可能会用到”“可能会联系”的人脉,只能在列表里吃灰,某天突然发消息给你,不是她开始做微商了,就是她准备来你所在的城市旅游了。
这种只靠WIFI联系的朋友,只要一断网就像从未存在过一样干净。
另外也请关闭这些软件上的“消息提示”,以免每次划开手机看到右上角99+的红色数字而感到莫名焦虑。
你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晚回几分钟信息地球照样转,真正有急事的人会直接打电话。
清除物体上的标签(广告)来清除家里的“噪音”。
不要让插在门把手上的广告纸进门,撕掉沐浴露、调料盒、饮料瓶等物品上的标签,忘了那些眼花缭乱的宣传套路。
真正体会眼前的物品带给你的作用和意义,你会知道它是否真的适合自己,以及弄清这笔消费是因为噱头还是需求。
写“乐事清单”,包括5-10种提升幸福感的事。
长期“穷忙”的生活,会让人变得麻木,试着坐下来,用笔写下5-10种提升幸福感的事物,你会发现生活似乎也没那么无趣。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乐事清单”:
扫地机器人把地面清洁干净后,坐在光溜溜的木地板上看电视剧;
盖刚晒过、有着太阳味蓬松柔软的棉被;
洗完澡之后边贴面膜、边涂香香的身体乳;
头发吹干并涂上护发精油,甩甩头感受发尾略过肩膀的丝滑;
寒冷的冬天喝一口加了白胡椒的排骨藕汤;
旅行回来后拿沿途捡的“垃圾”做旅行手帐,一贴就是一晚上……
除了本书作者建议的“乐事清单”,我还建议你尝试用子弹笔记集子的方式,做“错事清单”。
把每天觉得自己不应该那样做的事情,用简单的一小句话记录下来,没有就画“/”或不填,正视自己错误的人,才能变得越来越好。关于我做子弹笔记的经验,大家感兴趣的话,会在以后的内容里再做分享。
培养一个晨起习惯。
一日之计在于晨,关于清晨的重要性,梭罗在《瓦尔登湖》里也说:“早晨是一天中最值得纪念的光景,是苏醒的时分。”
培养一个固定的晨起习惯,是通过肢体行为的方式,提醒大脑:无论昨日怎样,新的开始,请认真对待吧!
作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刚醒来的流程是机械化的,所以我把晨起习惯挪到早通勤的公交车上,整整40分钟的车程用来思考,然后把一闪而过的灵感或点子,寄到随身本上。一方面即时清空大脑,为新的思考留空间;另一方面整理生活,让一切变得清晰可察。写文章的选题也都产生于这个时间段,慢慢的你会发现,思考是一件令人非常享受的事情。
练习冥想。
喜欢瑜伽的朋友对于冥想应该不陌生,这一点因为我已经有上一条提到的晨间思考习惯了,所以并没法提供太多意见给大家。
如果有对冥想在行的朋友,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远离网络。
网络这个东西性质与货币一样,本身没有好或坏的属性,关键看人怎样利用他。如果你沉迷于网络游戏、碎片化的无价值阅读、无聊短视频等等,那远离网络绝对是整理情绪的法宝,他让你从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世界里脱离出来,回到现实生活中,过安静、踏实、有深度的日子。
但如果你已经有了善用网络的智慧,那尽可以利用网络来深度学习、阅读、工作,相反可能会比无网络状态有更多的收获。
使用旧式闹钟,减少噪声和光线干扰,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对于人保持稳定情绪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如果你的睡眠遇到的困扰,可以注意一下是否周边环境“吵”到了你。
遮光效果不好的窗帘、隔音功能有待提升的窗户或墙、随时都有可能响起的微信消息提示音、床头的小夜灯……
甚至还听过有朋友说,明明起床闹钟是7点,但从6点半就自动醒来等着闹铃响了,这种现象可能并不是因为你的生物钟,而是由于你的精神太紧绷了。
以上7条整理情绪的方法,希望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几种去真正尝试,不要对不了解又没尝试过的事物急着说“不”。
跳出《零浪费生活》给的建议,其实你会发现,之所以你不“清醒”,或许就是因为生活的太匆忙、太拥挤了,赶公交、赶进度、赶路,成为钟表的奴隶,被他人的期望、他人的需求、他人的依赖,挤得喘不过气来,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与别人相处上,所以你有了似乎不错的同事关系、似乎很大的人脉网、似乎很及时的工作相应……却偏偏丢掉了自己。
关于这本书我们已经做过2次分享了,不知道《零浪费生活》是否给你带来了什么收获呢?留言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