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元认知——人类的终极能能力
第一节 元认知:成长慢,是因为你不会“飞”
No.1“万物之灵”的根源
元,在汉语中有“头、首、始、大”的意思,即最高级别的,比如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会被称为国家元首。元认知,就是最高级别的认知,它能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
元认知能力就是我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反思能力。
No.2元认知能力的差异
按照心理学的意向性分类,元认知至少可分为六个等级,它们最终又可归为两类:被动元认知和主动元认知。
普通人通常只会在遇到问题时被迫启用这个能力,比如遭遇指责、批评时,才不得已去反思纠正;处于顺境时,依旧会顺着本性生活,该玩手机玩手机,该睡懒觉睡懒觉,对自身行为的好坏毫无觉察。
No.3元认知如何改变我们的命运
你能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进而意识到这些想法是否明智,再进一步纠正那些不明智的想法,最终做出更好的选择。
No.4如何获取元认知能力
第一,从图中可以看出,提升元认知能力的工具需要从“过去”端获取,包括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反思自身的经历。
《刻意练习》
《超越感觉》
第二,自身的经历更是一种独特的财富。
第三,如果说学习和反思是静态的,那处于当下的、动态的自已又该如何主动运用元认知呢?很简单,启用你的“灵魂伴侣”啊!
我们总是这样,一开始只想找一根绳子,最后却牵出一头大象.
元认知能力总能让你站在高处俯瞰全局,不会让你一头扎进生活的细节,迷失其中。
第四,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最让人意想不到是下面这条——冥想。
冥想就是那种只要静坐在某处,然后放松身体,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呼吸和感受上的活动。
想拥有和掌握元认知能力并不容易,这需要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
第二节 自控力:我们生而为人就是为了成为思维舵手
No.1我们天然被潜意识左右
元认知能力就是觉察力和自控力的组合。
No.2成长就是为了主动控制
理智脑的战斗力其实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侧重学习、理解、记忆、运算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则是侧重观察、反思、判断、选择的元认知能力。
在小马宋的《朋友圈的尖子生》这本书中,主角之一的刘丹尼说过这样一个观点:“教育的意义就是教你在遇到一件事的时候如何看待它。当你对这件事进行反应的时候,总是有你自己的天性在里面,比如说有人骂你,你就想骂回去,但是你在这个反应当中会有一个哪怕是零点几秒的间隔去思考或者审视,这个间隔就是你获得的教育或者经历的意义。”
如果你希望自己能从娱乐中抽身,只需提前告诉自己:“这个视频结束后暂停几秒。”一旦理智脑拥有了审视和反思的时间,我们通常都能控制住自己。
早上醒来时,如果能有几秒的时间用来思考,我们就可能在起床和看手机之间做出更好的选择;看到微信有未读消息提示时,如果能先停留几秒,我们就可能决定先去做重要的事,而不是点击那个小红点……
每当遇到需要选择的情况时,我们要是能先停留几秒思考一下,就有可能激活自己的理智脑,启用元认知来审视当前的思维,然后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No.3成为自己人生的思维舵手
元时间通常分布在“选择的节点”上,比如一件事情、一个阶段或一天开始或结束时。善用这些时间会极大程度地优化后续时间的质量。
在面对诱惑或困难的时候。那么,在“元时间”内我们要做什么呢?很简单,就做一件事:想清楚。
要想清楚,不仅要审视第一反应,同时还要有清晰明确的主张。
元认知能力强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对模糊零容忍。
自己行动力弱的时候,脑子里对未来的具体行动肯定是模糊不清的。在这个时候,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把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列出来,进行排序,找出最重要的那件事,让脑子清醒。
模糊,不仅需要在这些小事上消除,在选择人生目标等大事上也是如此。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想都不想就一头扎进具体事情里,对什么事情更重要、什么事情最重要、做这件事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等长远意义却极不清楚。
综上所述,成为思维舵手有3种方法。
针对当下的时间,保持觉知,审视第一反应,产生明确的主张;
针对全天的日程,保持清醒,时刻明确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针对长远的目标,保持思考,想清楚长远意义和内在动机。
元认知能力强的人就是这样:无论是当下的注意力、当天的日程安排,还是长期的人生目标,他们都力求想清楚意义、进行自我审视和主动控制,而不是随波逐流。
高尔基曾经说:每一次克制自己,就意味着比以前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