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雅尔塔会议
“凯利,我……不大舒服……”━罗斯福发病与“雅尔塔格局”
1945年2月4日—11日。
在此之前,雅尔塔仅仅是风景如画的黑海岸边的一个疗养胜地。而这时,清新的海风突然凝重了,世界三大政治巨头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正鼎坐在前沙皇的利瓦吉亚行宫中的一张圆桌前。一个以斯大林的意志东强扭着的二战后苏美两霸对峙争夺世界的格局即将定格。丘吉尔坚决反对,罗斯福当然站在丘吉尔一边。然而就在这一瞬间……
1.二战即将结束,当然是战胜国说了算。而战胜国之间又是两个政治上对立的营垒
1945年2月,战场上的枪炮声已经是显然的一边倒了。意大利已经宣布投降,日本也已是日暮途穷,而法西斯轴心国德国已面临全面崩溃的境地。对于政治家们来说,攫取胜利之果的时刻到了。
2月3日,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分别来到远离硝烟的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疗养胜地雅尔塔。2月4日开始举行会议,讨论最后打败德国,占领德国,苏联参加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安排等问题。
安排战败对手的命运,是件极为爽心的事,而且又都是共同浴血作战的盟友。然而表面的和谐气氛并未维持多久,尖锐的矛盾便端到桌面上来。
战争虽然给苏联带来灾难,但眼前这个结局又给了他一次获利的重大机会。斯大林早就谋划好了,在会议上坚持着要英美承认苏联对东欧的控制,承认苏联在1939—1941 年改变的边界,将波兰、芬兰、罗马尼严的大片领土及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的事实,并在没有中国参加的情况下(中国也是战胜国),要求苏美今后占领中国东北,占有大连、旅顺,要求承认外蒙古从中国分离而独立,等等。
丘吉尔不同意。他始终反对苏联控制东欧。他紧皱着多肉的眉毛,和斯大林唇枪舌剑地交锋。罗斯福一向含蓄少语,但他坚定地支持英国,柜绝了苏联提出的协议文本,强调要“维护小国利益。”
会议在紧张地进行着。但始终争持不下。
2月11日,会议进行到第八次,对峙的意见已经崩紧到极限,二月的克里米亚黑海边的宜人气候变得使人燥热起来。桌面上的形势变得比前线战场还要紧张。双方都明白,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谁退谁让就将见分晓了。
丘吉尔的眉头几乎堆成两座小丘,以他一向锋芒毕露的语调说:“东欧各国必须举行自由选举,苏联红军建立起来的共产党政府不是经选举产生的合法政府。”
罗斯福上半身躺在轮椅的靠背上,他的脸色苍白,他身体越来越感到不适,艰难地挪动了一下右手,轻声但肯定地说:“自由和民主的原则是美国一贯的政策目标。”这是在支持丘吉尔。
而斯大林很好地保持着他固执的微笑。
“波兰、捷克、匈牙利政权将是在人民意愿的基础上产生的……”
“您说波兰么?”丘吉尔立即抓住了波兰问题,机敏地把争论的问题集中在波兰上。“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以后,英国首先承担了对波兰的同盟义务,对德宣战,波兰沦陷后,它的宪法政府一直流亡英国。现在波兰已经被苏军攻占,应该承认波兰合法政府回归。”
“不!波兰流亡政府已经被波兰人民抛弃,”斯大林不再微笑了,“苏联只接受波兰人民建立起来的人民政府……”这时他感觉到罗斯福动了动,他以为罗斯福要打断他的话。罗斯福一向是不轻易打断别人说话的。他转过眼去看罗斯福。
罗斯福突然全身痉挛,眼皮上翻,呻吟了一声:“凯利,我……不大舒服……”
坐在罗斯福身边的国务卿贝尔纳斯急忙伸出手去,罗斯福昏倒在他的肩上。
秘书凯利慌忙站起,和贝尔纳斯一起扶住罗斯福。激烈对抗中的会议只好暂停。
2.也许是上帝在帮斯大林的忙,因病重不能再支撑下去的罗斯福一锤定音
罗斯福是忍着强烈的病痛来参加会议的。自1932年当选美国总统后,他已连任三届,二次世界大战的精神焦灼和工作忙碌使他身心交瘁。1945年2月3日他到达雅尔塔时,已经病得无力下飞机,由身边的保卫人员抱他下来。这样重要的会议他必须来,然而他终于支撑不住了。
罗斯福的卧室在利瓦吉亚宫二楼前沙皇皇后的卧室内。医生着火般赶来急救,凯利焦急地守候在旁边。罗斯福终于醒过来了。医生掏出手绢擦擦额头上的汗。凯利松了一口气,关切地看着总统,不敢出声打扰他。
罗斯福静静地躺着。凯利有些放心了,他以为总统正在养神,于是放松身体靠在椅背上。哪里知道罗斯福已经认真思考过了,一个历史性的决定无可挽回地从罗斯福口中说了出来。
“凯利……”罗斯福轻声喊。凯利赶忙俯过身去凑近总统。
“凯利,”罗斯福凝重地看着秘书,轻声说,“我决定在苏联人拟定的协定上签字……”
“丘吉尔先生是决不会同意的!”凯利大吃一惊。
“请转告他,”罗斯福显得异常平静。“我们已经会谈了八次,我支持不住了……但是现在就中止会议,将意味着破裂,德国和日本仍然在战斗,我不愿这场战争拖延着打下去……”
3.斯大林的胜利是偶然呢还是必然呢?丘吉尔无可奈何地说:“我同意……”
凯利将罗斯福的话忠实地一字不改地转告给丘吉尔。丘吉尔差点没跳起来。渐渐地他控制住了自己。他感到极度失望,望着窗外阴郁的黑海海面,不甘心地轻声说:“如果再会谈一次,或者两次,罗斯福先生都不可能了吗?”他转过身来,两眼直视着凯利。“我认为,只要再坚持一下,斯大林会退让的。”
凯利同情地看着这位坚毅的经验丰富的谈判专家,他深信丘吉尔的估计是正确的。但他深知总统的健康状况,否定地摇摇头说:“不,总统先生的健康状况已不允许他再参加哪怕一次这样的会谈了。”
丘吉尔紧紧地盯着他,沉默了好一阵,终于沉重地说:“我同意……”
三位政治巨头终于在苏联人拟定的协议上签了字。这是斯大林苏联的一个巨大外交胜利。协议签字后,斯大林带着外长莫洛托夫和葛罗米柯去看望罗斯福,20分钟后,斯大林一方告辞出门。没走几步,斯大林突然低声对莫洛托夫和葛罗米柯说:“你们说,这个人多么好,为什么老天爷要惩罚他?”
斯大林说这话是由衷的。而英国人和美国人就不是那样愉快了。丘吉尔坚持认为,苏联获得那么多好处是偶然的,因为当时苏联已经在对德战争中损失惨重,伤亡人数达2000 万人,它并没有实力迫使美英接受它在东西方同时扩张的要求,那是罗斯福病情突然恶化不能再支持谈下去而送给苏联人的一份意外礼物。
过了两个月,即1945年4月,罗斯福逝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