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年轻人在想什么、他们想要什么?
说到“年轻”,它有两个维度的定义。
第一个维度:生理年龄,18到34岁的年轻人。
第二个维度,也是更重要的维度,是心理年龄,有没有与时俱进的观念,能不能跟着时代一起改变和成长。与其说,我们是在培养年轻人,不如说,我们是在调整自己的步伐,来跟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我们身处的中国在变。
2008年,中国的人均GDP是3400美金。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人均GDP3000美金分割线”的理论,就是说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金的时候,意味着进入了小康社会,居民的消费行为从生存型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变。
而在2017年,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达到8800美金,这意味着什么呢?
8000美金也是经济学上的一个重要拐点,当人均GDP超过8000美金的时候,意味着幸福和经济收益没有显著的正相关了。它意味着我们的下一代,这些85后到95后的年轻人,开始越来越追求幸福——我们这一代人觉得有点奢侈的话题,比起房子车子票子,他们更需要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而两代人的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
上一代人,我们更多遵循的是社会的既定标准。
什么是有钱的标志?能买得起奢侈品,有车有房,上学,我们要去985、211,重点大学、好专业,30岁之前一定要成家,完成人生大事,而关于工作呢,先就业再择业吧。公务员、500强,白领,都是很风光的好职业。
而这一代人,关心的是“我想要什么” 。
买东西,是不是大品牌不重要,租房也是家,也要打理得舒舒服服的。
上学,一定要学自己喜欢的专业,即便毕业了,也要继续学。
至于结婚生子,太遥远了,一个人生活得也很好,独居时代来临了。
而在事业的选择上,年轻人开始广泛地尝试,他们在不断地探索——“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能在什么样的事业当中成为这样的人?”
如果可以的话,在后续文章中,我将会从消费观、价值观、事业观、情感观等不同方面,深入解析当代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