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下这个题目的同时,我的脑海里闪现了如下一组关键词:好奇心、功利心、不爱思考、标准答案、怕出错、对方无应答、崇拜权威、焦虑、内敛的民族性格。
首先分享一位北大新生的母亲所记录的手记。摘抄两段,和大家一起思考。
(三岁10个月)中午,妈妈刚从外面买了一袋虾皮,康康嚷着要吃,于是午饭时分妈妈把虾皮端上桌。康康用手抓了一个小虾皮,并没有急于放到嘴里,而是左看看右瞅瞅。又开始提问: “这是小虾皮的头吗?这两个小黑点是不是小虾的眼睛呢?这小虾有多少条腿,它的腿在哪儿?它生活在哪儿?它吃什么?它怎么这么小,它长不大吗?它在大海里会不会被其它大的鱼吃掉? ”妈妈耐心的回答完康康所有的问题后,康康终于把它放进了嘴里……。
(八岁七个月)周六上午,康康在写作业,妈妈看书。康康: “妈妈,上课老师讲‘附近’这个词的意思是距离离的很近,我造句说‘嘴巴在眼睛附近’ ,老师却批评我说不对!”妈妈听了大笑,儿子去一脸的严肃。
这位学生的母亲无疑是伟大而充满智慧的。他用自己的耐心和学识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我们大多数的家长,有这样的知识水平,不一定有这个耐心,来满足孩子饥渴的求知欲望。至于没有水平又充满焦虑的父母,压根就觉得孩子在添乱。
上初中的时候,新的课程知识迎面扑来,孩子们也一度对此充满着十万个为什么。随着课程的深入,有些对学科知识负责任的孩子发现,老师讲的某些地方似乎不对劲。于是虔诚地举起了手。一种老师会当堂承认自己的错误,并鼓励学生的纠错精神;一种老师会答复学生课后我们再探讨一下;一种老师会坚持自己的结论,并重新推导一遍,让学生清晰明了、心服口服;还有一种是老师本人也说不出所以然,又烦学生打扰了课堂思路和课程进度,可能会强压下去: “你懂你来讲,你是老师还是我是老师”? 无疑最后一种情况最糟糕。如果此时的课堂碰到的是第一种老师,也就是最有利于学生提问的这种风格的老师,学生也不一定每次问题都会勇敢地提出来。为什么?第一,学生自己发出错,怕问题太简单了,落得个无理取闹、自讨没趣的下场;第二,学生怕老师解答不出来,这就尴尬了;第三,学生面对班上其他同学,是有心理负担的。“每次你都挑刺,虽然看起来像是在探究真理”。同学们会认为你显摆,让老师难堪。久而久之,也就不了了之了;第四,如果老师因为某些情况,失去耐心了,不应答你,那自己就尴尬了。综合以上分析,再好的提问氛围,学生不会义无反顾地把重心放在求真务实上,而是会三思再后行,最后把问号变成了省略号。这种学生积极提问,老师也鼓励提问的良好小环境,似乎也会在国人内敛的民族性格包围的这种大环境下消失殆尽。我们可以想到,我们国家一直希望国内环境稳定,老师也一致希望课堂秩序好,这种好秩序当然也包括学生少一点提问带来的小波动。当学生的思前想后,提问竟然有如此高的成本,干脆不问了,要么自己探究,要么束之高阁。
进入高中,学习更加紧张。紧张当然更不利于提问了。加上现在有万能的网络、先进的学习辅助工具,老师讲的还不一定有这么详细、全面,更没有提问的必要了。“ 这位金牌教练的讲解会错吗?那所名校给的标准答案不完美吗?你无需瞎想,听话照做就行”。天天瞎想琢磨这些东西这些问题,万一没考上好大学呢?“你看,最爱提问题的那个他在高考中出问题了”。一种理所当然值得鼓励的行为不小心成了若干年后同学聚会的笑话,一个功利心异化的悲惨笑话。
基础教育阶段越来越不爱提问题,那么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或步入社会,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就来了。第一大见怪不怪-天下文章一大抄。这个‘天下’原来是定义在国内,现在的定义是全球范围。这个‘文章’不限于论文、观点、研究成果。为什么会见怪不怪?很简单,因为提不出问题。第二大见怪不怪-从幼儿园读到博士后,还不知道要干什么。为什么会见怪不怪?因为从小就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每次心中蹿出这个问题,父母师长竟有神一般的回复:上大学才有好前途。之后呢?之后再说吧!
一个提问越来越少的人,以后的问题说不定会越来越多。一个不愿提问的民族,一遇到问题往往会冒出很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