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写了一篇文章讨论林妹妹的管理水平,有朋友质疑说林妹妹连自己的家产被侵吞都不知道,更不可能了解贾府的财务状况了。
我也记得很久以前看过类似的观点,应该是刘心武解读红楼梦的时候提到过,说林妹妹的家产被贾琏凤姐两口子黑了。那么林妹妹的家底有多厚?她名下的财产是否真的被贾琏和王熙凤两口子侵吞?林妹妹的财产最终又到了哪里呢?今天我们就以学术的心态来深扒这桩悬案。
林黛玉继承了多少财产?
林妹妹身世凄苦,幼时父母双亡,只能投奔贾府,从此寄人篱下,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非常可怜。但是作为超级富豪林氏家族唯一的继承人,林黛玉真的那么惨吗?
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被贬官,行游至淮扬,听说了林氏一族——“今岁鹾政点的是林如海。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兰台寺大夫,本贯姑苏人氏,今钦点出为巡盐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只可惜这林家支庶不盛,子孙有限,虽有几门,却与如海俱是堂族而已,没甚亲支嫡派的。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一段话,为我们划了好几个重点:
第一,林如海的开挂人生——高中探花,官至兰台寺大夫,被钦点为巡盐御史。
探花不用解释了,大家都知道。兰台原指汉代宫廷图书馆的地方,由御史中丞主管,因为御史兼任纠察以及弹劾官吏的职责,所以后世又把御史府称为兰台寺(好绕啊)。那么兰台寺大夫就相当于秦汉间职掌纠察弹劾的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是封建官僚制度的最顶层。清朝没有这样的官职,曹雪芹为了避开文字狱,把以前的官职用在林如海身上,目的就是为了说明他官特别大,应该至少是二品吧。
巡盐御史是财富与实权并握的一个肥缺,由皇帝最信任的人担任,为了防止贪污,通常一年一换。然而红楼梦里面我们并没看到林老爷官职出现变化,所以应该做了不止一年。对比一下官居工部员外郎的贾政,几十岁的人了还苦巴巴的被外派海疆查看海防,只能说他在政坛的地位远不如妹夫林如海。
人们常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按照林如海这个当官轨迹,也不用计较他家从前世袭为官的四代人了,光他这一代就能积累下十分可观的财富。
第二个重点是林家的超级豪门地位——祖上袭过列侯,到林如海已经是第五代,所以和贾府一样,都是钟鸣鼎食之家。只是贾府到贾政这一辈才是第四代,也就意味着林氏家族是更加资深的豪门。
这里再开一个脑洞,林如海到扬州作巡盐御史,是带着全家一起来的,那么这里的宅邸应该是新置办的,有点旅居的意思。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林妹妹刚到贾府会被震到——毕竟经营多年的老宅从气度上来说是新盖的府邸无法企及的。但是林氏在祖籍姑苏肯定像贾府一样,也有一座经营多年的老宅以及规模不低于贾府的土地和农庄。这些不动产的数目一定十分可观。
第三个重点是林家人丁稀少,林如海没有嫡亲,是个独苗苗(贾母的眼光是有多毒才能选出这样的女婿?),加上他自己子嗣也不兴旺,黛玉是独女,所以偌大家产可以确定林妹妹是唯一的继承人。
第四个重点,以上这些仅仅是林氏家族自身财富的积累,到了黛玉这一辈,还有一大笔财富必须计算在内,那就是她的母亲、林如海的嫡妻贾敏的嫁妆。
贾敏是贾母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儿。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贾母对她倾注了多少母爱是不难想象的,连王夫人都对凤姐感慨过:“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贾敏出嫁时,贾府正处在鼎盛时期,所以贾母一定为她准备了十分丰厚的嫁妆,来确保自己的女儿在婆家有足够的底气。这份嫁妆在贾敏去世以后,自然完全归属于唯一的女儿林黛玉。
综上,林妹妹是如假包换的白富美,妥妥的超级富豪。
贾琏料理后事会不会有猫腻?
红楼梦第十二回末尾,林如海病重,要黛玉回去,在贾母的安排下,贾琏带着她“登舟往扬州去了”,说明当时林如海依旧在扬州,应该还是做着巡盐御史。林如海盛年去世,生前无不良嗜好,家中除了夫人去世以外没有像元妃省亲那样的大事件发生,所以把银子花的像淌水一样的情况应该也没有,林家的财务状况可见正常,家产应当保存完好。
可是坏就坏在是贾琏带着黛玉回去料理后事。贾琏这个人是“油锅里的钱也要捞出来花”的,面对这样一笔可观的财富,要是不狠捞一笔,那就不是咱们的琏二爷了。所以林妹妹的财产确实存在被贾琏侵吞的风险。
但站在贾琏的角度来看,他操作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首先,林如海不是暴亡,是病逝,资产怎么处理,肯定作了安排。而且料理后事、交割遗产在当时都有定规,不容乱来。例如秦可卿的葬礼上,王熙凤就专门指派了八个人“单管监收祭礼”,就是专门有人记录礼金。秦可卿是宁国府的重孙子媳妇,自己家里人进行管理就行了,林如海可是堂堂巡盐御史,他的葬礼官府的人也要出面,管理上只会更加严格。贾琏照章办事,即使想舞弊,在扬州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很难操作。
第二,林氏家族虽然主子辈只剩下了黛玉,家仆却大有人在。他们受恩林府多年,却跟贾琏并无任何瓜葛,很难相信他们会任由贾琏随意处置林家的资产。
第三就算贾琏有本事买通所有的人,最终还有一双精明的眼睛在他背后盯着,那就是贾母。
贾母是个什么样的人?往后数二十几回,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贾母大约七十岁左右,不管家务已经很多年了,但说起糊窗户用的蝉翼纱,她还能清楚地记得家里尚有哪几种颜色的纱未用,简直可怕。而且以她的见多识广,对于林家这种体量的贵族会有多少遗产应该心里有数。更何况林黛玉是她唯一的女儿身后留下的唯一骨血,所以这份遗产贾母一定会问清楚,并且亲为保管。
第四,我们说任何事情都要讲动机,贾琏当时没有这个犯罪动机。
林如海刚去世时,元春还没有被封为贤德妃,所以荣国府还不知道有省亲这件事,自然大观园也还没盖,府里的财政状况尚处于可以正常维持的状态。贾琏夫妻俩在这样的大家族里管家大有油水可捞。想做长久,就一定要取得老太太的信任,如果在黛玉的遗产上做手脚被老太太发现,不但黑掉的钱财必须吐出来,贾琏的管家之位更是难保,所以他能分出轻重。
最后就是林府的那些不动产,贾琏是想贪也贪不掉的。
所以林妹妹的这一大笔遗产贾琏很有可能只是贪掉了一部分现金,当然应该也比较可观,但是并没有庞大到能够引起贾母注意的程度。因此林妹妹继承的遗产相对完整,这笔财产随后被贾母亲自保管。
既然这样,林妹妹为什么还要说自己“一无所有”?贾府后来入不敷出,贾母会挪用这笔钱挽救贾府吗?林妹妹的钱最终到哪里去了呢?下次为大家继续深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