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家里来客人,爷爷负责招待,小家伙在屋里就显得异常调皮。为了不打扰爷爷与客人的交流,黑白爸爸把宝贝带到屋子里,本想用讲故事的方式安抚她的情绪,没想到她指着进来的妈妈说,怪兽。于是灵机一动,我和宝宝在屋里玩起来假装打怪兽的游戏。我们躲在被子里,窗帘后,躲避怪兽的抓捕,用假装的枪打退了怪兽的多次进攻。小家伙玩的不亦乐乎,也忘了去客厅给爷爷捣乱。
假装游戏这个概念我早就知道,通常把它单纯当做一个游戏,用来陪孩子嬉戏,加强亲子关系,锻炼孩子的想象力。但是,我还是严重低估了假装游戏的价值,它还有很多其他优势值得我去探索。
蝙蝠侠效应
美国有一项研究,让4岁孩子玩一个复杂的开锁游戏,看孩子能坚持多久。他们给一组孩子带上蝙蝠侠的头饰,让他们想象自己是蝙蝠侠在开锁,另外一组是常规组。
结果发现,假装自己是蝙蝠侠的孩子会花更多时间研究开锁,会试更多不同的方法。研究人员把这个结果取名为“蝙蝠侠效应”,因为他们发现一个简单的假装游戏,可以让孩子产生这么大的改变。
我之前在《给孩子的生活赋予意义》中提到,让孩子认为自己做的事更有意义,会让他们产生巨大的行为动力。而这种假装游戏正好符合了这个观点,其原理就是让孩子通过假装游戏,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自己的偶像,然后通过扮演偶像来解决问题。当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偶像,其实就是赋予了他们生活的意义,他们就会按偶像的规则行事,表现出更守规矩或更不服输,更不畏困难等等。
利用假装游戏的蝙蝠侠效应,不仅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沉迷其中,还能让孩子更加富有同理心,更能表现出偶像的那些品质,实在是教育孩子的良方之一。
看来,黑白爸爸需要给宝宝多找几个优秀的偶像啦。
场景角色扮演
其实这种假装游戏,家长们是非常熟悉的,就是我们小时候经常玩的“过家家”,只不过把场景推广到更多的领域。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让孩子熟悉一些陌生的环境,加深对陌生规则的认知。从而利用共情心理,让孩子适应陌生的环境或规则。很多学生找工作前,会参加模拟面试的培训吧,其实就是为了熟悉面试的场景,我们的假装游戏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很多家长会抱怨自己孩子吃药非常困难,对打针也非常恐惧。那么家长就可以和孩子在家多玩玩医生和病人的游戏。让孩子轮番当医生和病人,模拟生病、打针、吃药的过程。这个游戏可以让孩子加深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理解,巩固他们生病就要吃药、打针这个概念。慢慢的,孩子虽然知道打针和吃药很难受,但是不会那么排斥了,因为他们懂得了这是一个必须的过程。
很多家长也会面对孩子入幼儿园困难的问题。这里面不仅有分离焦虑的因素,还有孩子对未知环境的恐惧,对未知规则的不安。现在幼儿园多会开设亲子班,让孩子体验幼儿园的环境,这可以帮助孩子熟悉新环境和老师。家长也可以在家多和孩子进行假装游戏,分别扮演老师和学生。
游戏过程中,家长可以不断给孩子普及如何向老师提问。比如想上厕所怎么办?想喝水怎么办?想多吃一些饭怎么办等等。这个假装游戏就可以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流程是什么,让孩子真的到新环境下可以不那么陌生。
最后的敲黑板:
假装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
假装游戏可以促进亲子关系;
假装游戏可以让孩子模拟自己的偶像,从而养成更好的品质;
假装游戏可以让孩子更富有同理心;
假装游戏可以消除孩子对未知的恐惧;
看来,假装游戏不应该只是一个游戏,还应该是家长教育的好帮手,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快乐中成长。所以家长们根据需求,多多的设计出亲子假装游戏吧,相信每个孩子都不会排斥这种学习模式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