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嗓子快完了……”
上午9点,妹妹发来一条微信。此时,她已上播3小时。每天4点起床,6点开播,直到12点。
同她搭档的是个新人小姑娘,后者是9点到12点,妹妹帮她助播、催单。
“姐,老板建议让我自己顶6个小时,养个新号不容易。”
杀鸡取卵,不行。要劳逸结合。
“竞争激烈,我不顶上去,自然有其他人来。”
……
突然想到当年的李佳琦、薇亚们,最初的最初,何尝不是这么想。不可说。
只好下单护嗓的润饮发过去,同时搜罗主播保护嗓子的方法,某书有很多分享,可见主播市场的火爆。
用妹妹的话说,我3个小时的销售额,是某大型商超同类产品1个月的量。李佳琦们都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而且是成百上千倍不止。
目前,网购用户群体已经辐射到大叔大妈了。比如,60后基本都有微信,视频号直播带货很自然覆盖50到60岁人群。当然,其中不乏某音的深度用户,早就是网购小能手。
养号,主播们常提到的一个词。就像开了一扇门,推开后就能看到自己喜欢的主播,和可有可无的东西。吸引流量的到底是主播,还是东西呢?同样购物条件下,自然是主播更具吸引力。
但问题是,主播越来越不需要是一个真实的人。比如,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一个卡通形象,引无数英雄和网友竞折腰。比如,B站有3万多名虚拟主播,他们风格迥异,直播玩游戏、跳宅舞、唱歌、画画、和粉丝聊天互动……最关键的是,他们可以24小时在线,不会叫苦叫累。
未来,如果主播全都是AI……那我也要好好睡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