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现在的学生过着风不打头雨不打脸的日子,我的思绪不由得回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日子。
那时,我所上的学校离家将近二十里路。一般情况下我是骑着破旧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去学校。在上学的路上,不像现在的水泥路这么平坦,而是坑坑洼洼的石子路。破旧的自行车走在高低不平的石子路上,掉链子是常有的事。不过,这也难不住求学心切的我,经过长期锻炼的我,掉链子对于我来说是在平常不过的事情,我会非常顺利地把链子上好。不过,为了更顺利,我会时时准备着一根小棍做我的助手。落链子的时候我会镇静地用小棍帮我上上。
上学路上的艰难并不仅仅如此。路况好的时候可以骑着自行车,可以相对轻松地到学校。等到雨天,不仅要忍受雨淋,更艰难的是路况,虽然是石子路,但还是很泥泞。这时,骑着自行车,还不如走着,因为泥泞的道路让自行车寸步难行。此时,与其说骑自行车,还不如说是车骑人,因为你根本无法在泥泞的道路上推车,泥会把车子塞得无法前行。所以,此时只能把自行车放到中途经过的人家,等到路况好的时候再去骑。剩下的路程就只能步行了。我清楚得记得,有一次我在风雨中去学校时,用了将近两个小时。但返校之后我会很快调整好自己,然后投入学习中去。
去学校的路程是艰难的,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也不轻松。那时还没有电灯,甚至很少用蜡烛照明。早晚自习时我们只能依靠自制的煤油灯。我们会把用过的墨水瓶进行很好的再利用。首先我们把墨水瓶用水冲洗干净,然后从家里拿点棉线,再用废弃的牙膏皮卷成圆筒,把适量的棉线插入里面,接着把墨水瓶盖用烧红的铁棍烫个小孔,最后把插入棉线的牙膏皮圆筒插入瓶盖上的圆孔里,煤油倒入墨水瓶,瓶盖盖好,一个煤油灯就做好了。就是在这样的煤油灯光下,没有任何人的监督提醒,我们每天都是早早地走进教室学习,深夜时回到宿舍去休息。
那时,我们从来没有想过,餐厅的饭菜是否合口,总是来不及品味,就匆匆吃完饭走进教室,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没有老师的监督,家长的提醒,但我们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那时,大家都憋着一股劲,生怕自己的成绩落在别人的后面。有时,我们会因为自己的某一科成绩比别人低了一分而懊丧万分,独自伤神好长时间。剩下的则是暗暗努力,争取下一次考试能够取得好成绩。
对于在家里的日子,我们会首先完成作业,然后看看家里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地方,最后才想着找到小伙伴去玩玩游戏。现在感觉,那时真的好有意义,可以尽情和小伙伴谈心,玩游戏。不像现在,所有的心都在手机上,缺乏了与朋友的交流。
那段日子,是艰苦的,但却是有意义的,那永远是一段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