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时刻,看了纪元的《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不断改进的是规则,墙上一挂成鬼话。状态无所谓好坏,只是有着不同的特点。
前段时间按照我原来的“努力”对于早起这件事情,又一次失败,那种经年因为这一件事情的挫败,让我觉得自己在某一个方面就是不行。
我明白否定否定就容易滋生自卑,数量积攒到一定程度是非常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状态的。我之前的抑郁就是对于自己新身份完全找不到一点自我肯定而让我情绪崩溃。
所以啊,这疗愈还要自己来,我很庆幸我还没有放弃自己。所以我又开始了新的试验。昨天一天效率出奇的好,有点好像开启了“吸引力法则”一样事事顺利,让我突然像是有种飞翔的假想体验。
学以致用,把昨天看到的《哪有没时间这回事》里面关于将一天划分成若干时间段。我自己试行一天下来。成就感是目前新一轮疗愈中最好的一天。
根据自己情况我将一天划分为五大时间段——
Good morning (06:00--11:00),
这段时间包括:起床、洗漱、早餐、各种整理、孩子起床、等事宜。
Good noon(11:00--15:00),
这段时间包括:午餐准备,吃饭,户外活动,孩子的午睡等。
Good afternoon (15:00--19:00),
这段时间包括:自己运动安排,亲子活动,孩子午睡后食物准备,其他等。
Good evening (19:00--23:00),
这段时间包括:晚餐准备,第二天早餐准备,放松类亲子活动,洗澡,听音乐,哄孩子睡觉等。
Good night (23:00--),
这段时间包括:设定闹钟,冥想,晚安。
看着书里面作者纪元分享的办法,现学现卖的就这样重新规划了自己的时间段,特别是作者提示计划界定时要“八分饱”,不标注具体明细时间,不排满事情。在简单的日常中学会如何发现自己管理自己,快乐感真的提升不少。
还有就是特别喜欢纪元提到的在每个时间段过渡的时候,自己根据喜好,设置一些仪式感,比如,孩子起床后,我将卧室里面大床小床被子全部收纳到衣柜,铺上一个有点“拒绝”暗示的罩单,不但让空间整体清爽不少,也让我断了一切找理由去依偎的可能。这就是我给自己设定的仪式感。
再比如,有时候觉得累或者干脆点说就是懒,所以吃完中饭或者晚饭后碗筷往水槽里一放,想着等一会刷。现在是只要一吃完就把碗筷,台面,餐桌完全收拾好,让这个仪式彻底结束关于中饭和晚饭这件事情,也不再拖累其他时间段可能的安排。
九点左右洗澡是我从他书里看到的,让身体放松,还可以和孩子打会儿水仗,洗完大灯一关。温暖黄润的台灯和一些助眠的音乐,小故事,可以开启我们准备睡觉的阶段。
最值得开心的是采用纪元的方法,我昨天今天都六点左右起床,虽然离自己设定的6:00,还有一小个挣扎的距离,可是我相信很快,我也可以坚持做到那个每天看着朝阳的鸟人了,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