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祖师》这部小说, 除了情节紧凑吸引人以外, 还有一个作者处理的很漂亮的点, 就是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
江澄和魏无羡从小一起长大, 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和人和。 但是半路上却分道扬镳, 变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结局。 反而是半路杀出来的蓝忘机最终陪着魏无羡走到了最后。 不可谓不让人唏嘘。 然而翻回头来看看这三个人的成长轨迹, 这样的结局又变成是唯一必然的可能。
先说江澄, 因为母亲是个争强好胜的人, 进而受影响养成了凡是都想争第一的性格。 而偏偏父亲和母亲的三观不和, 他从母亲那边继承到的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思维状态都不得父亲的欢心。 反而魏无羡的洒脱和宽容深得江父的青睐。 说他从小就成长在魏无羡的阴影之下一点也不夸张, 他梦寐以求的被父亲抱起, 抱一次就能开心几个月的待遇, 却是魏无羡唾手可得的日常。 他无论是文韬武略还是修炼剑法, 无一比得上魏无羡。 叫他焉能不嫉妒, 不攀比?然而魏无羡却是个光明磊落的性子, 不但人聪明, 善解人意, 更很会照顾江澄敏感的小心思。 每次要和江澄生出嫌隙的时候, 他都能及时察觉到苗头, 无论是身体康健的时候嬉闹往来, 但是拖着重伤身体的促膝谈心, 都能及时解决江澄心里的小疙瘩。 然而世间的所有关系都是这样, 靠着一方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的的维护才能维持关系, 注定无法长久也无法坚固如铜墙铁壁。 在这段时间里, 对于魏无羡来说, 唯一不用小心翼翼去面对的人, 恐怕只有姐姐了, 所以才会对姐姐如此依赖, 如此维护视若珍宝, 甚至在姐姐面前流泪都是那么自然和放松。
再说魏无羡, 作为“家仆之子” 从小饱受诟病的孩子, 一方面要努力修炼让自己变强不辜负对他给予厚望的江叔叔的栽培, 另一方面又要小心翼翼不能因此惹怒了对他存有深深偏见却脾气火爆的虞夫人和心眼小的要死的好兄弟江澄, 偏偏这两件事本身就是矛盾的, 不可调和的任务。 对于一个心思细腻的懵懂的孩子来说, 这两件事可以说时时刻刻压抑着他的天性, 提醒着他自身在云梦的位置多么的尴尬。 所以才会有了“天不怕地不怕只怕狗和虞夫人的”魏无羡。 藏色散人之子, 本就应该是个肆意洒脱的性子, 张扬却不犀利, 跋扈却讲道理。 魏无羡骨子里留着母亲的血, 继承了母亲的性格, 却不得不因为尴尬的位置而压抑自己的天性, 因此只能将它演化为爱闹爱玩的表象。 那个表面上看起来放荡不羁, 到处沾花惹草流连花丛的风流公子, 只是因为性格备受压抑而不得不借此来隐藏自己真实的性格而已。 否则这么受欢迎的翩翩美男子, 怎么可能到了20岁了还存留着初吻, 在围场夜猎的时候被蓝忘机轻而易举的拿走了呢?
最后再说蓝忘机, 对于这个人物性格的塑造。 作者没有使用直接描述的方法, 而是通过另一个人物的故事的描写来从侧面内涵了他的性格。 蓝忘机喜怒不形于色, 这样的性格很难从正面去描写。 通过对蓝忘机母亲的故事的分析, 我们可以很清楚看到这个人物的感情特性。 第一, 他缺爱。 从小盼母爱而不得。 一出生就被抱走了, 被严厉的叔父管教, 被三千条家规束缚, 被万千同龄人及长辈盯着, 因为母亲的缘故必须要做到最好, 只有自己做到最好, 母亲才不会被更多的人诟病。 然而即使如此, 他渴望的母爱却少的那么可怜。 如果没有温柔呵护他并且很懂他心思的兄长在身旁一路走来, 很难想象这个孩子会不会长歪变成叛逆少年。 第二, 他不会表达爱。 母亲最爱逗他, 每次逗的他发脾气都会开心的很。 而他虽然表面上生气, 心里还是很开心的爱着母亲, 并且愿意一直被她逗来让她开心。 这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后来会被魏无羡撩拨了, 魏无羡活脱脱就是他母亲的翻版啊! 并且在撩拨他的同时, 还关心他, 舍命救他, 背他, 致自己的伤口于不顾把伤药留给他, 偏偏这个人才华和他不相上下, 早已赢得了他的认可和尊重。 他在魏无羡身上感受到了所有在母亲身上缺失的感觉。 怎么可能不被吸引? 第三, 他执拗。 明知母亲不会开门依然到日子会去母亲门口跪着, 谁都劝不住。 明知道已经永远不可能在见到母亲一面, 依然每个月都来坐一日, 这种执拗已经不是用坚持或者等待这样的字眼可以形容的了。 已经是疯魔状态了。 等待和坚持至少都是在知道有希望的前提下才可以做到的, 但是蓝忘机对于感情的执拗已经是完全绝望也是可以继续的程度了。 所以他才能”问灵十三载, 等一不归人“。 他是真的抱着等一辈子也会等不到的执念在等待的!
所以回过头来想想, 江澄配不上魏无羡。 他虽然和魏无羡从小一起长大, 却从来没有了解过他, 他心盲, 心里只有自己被魏无羡掩盖的光芒和被夺走的光辉, 虽然也有一起长大的手足之情, 但是却因为嫉妒心而不够坚定。 所以才会在外人随意撩拨之下就可以对魏无羡兵戎相向, 金光瑶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 但凡他能对魏无羡多一些宽容知心, 对他这个大师兄稍微好一些, 后面的事情也就不会发展成那个样子。 所以他和魏无羡的关系是他一手毁掉的, 因为三观不和他不懂魏无羡为了温宁姐弟反叛正道的行为, 因为爱面子他容不下比他还有本事的兄弟做下属, 因为太要强他甚至不愿意花一点儿心思去思考魏无羡为什么会妖魔化。 连蓝忘机都看出来陈情改变了魏无羡的性情一直试图帮他化解, 江澄对此却一无所知。 所以他即使曾经舍命为魏无羡引走了追兵, 却成为了永远也说不出口的事实。
而蓝忘机懂魏无羡, 懂他的侠义之心, 懂他的赤子之心, 唯一不懂他为何修习邪魔外道但是却从来没有因此轻视他或者怠慢他, 而是一心一意想要帮他护他为他静心为他遮风挡雨。 那句“我想带一人回云深不知处, 带回去, 藏起来” 道尽了多少浓浓的深情和说不出口的痛。 因为他的不懂表达, 导致第一世的魏无羡直到自杀的时候也不能确信自己和蓝湛算不算是好朋友。 他对蓝湛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 所以无论怎么被虐待和忽视他依然锲而不舍的去招惹蓝湛。 然而在修鬼道之后, 他性情大变, 被鬼道所影响, 不再是阳光少年, 对本来就没有确定身份的蓝湛也起了防备之心, 因此执拗的不肯接受蓝湛的帮助, 坚信自己没有错没有问题。 这也直接变成导致了后面悲剧发生的必然因素。 这个时候蓝湛的“好心”在他看来早已变了味道, 要是换成之前的魏无羡肯定开开心心不疑有二就接受了。 然而蓝湛从来没有表示过友好的过往历史, 在已经被魔化影响了的魏无羡面前, 占了上风, 影响了他的判断, 从而再也没有心思去猜测一心想要把他带回正道的蓝湛表象下隐藏着的深情了。 我已病入膏肓自顾不暇, 又如何能猜到你隐藏的心思? 于是两人就这样的错过了, 一人身死, 一人魂死。
于是十三年的等待改变了蓝忘机, 我想他是痛恨自己的, 痛恨自己在魏无羡活着的时候没有让他明白自己的心意。 所以才会醉酒的时候大闹了库房, 拿了烙铁在自己身上一样的位置留下烙印。 既是赎罪又是惩罚, 仿佛只有这么做才能减轻一些心理的愧疚。 所以才会在静室地板下藏着酒。 所以才会养了满山的兔子。 所以才会将那个叫做阿苑的孩子视如己出, 精心培养, 取名思追。 在认出来魏无羡之后, 他才会义无反顾的站在他身边, 陪他面对整个世界的血雨腥风, 做这些十三年前他就一直想做但是没有去做的事情。 坚定的从行动到心里无条件的支持着这个他视若珍宝的人。 失而复得才会倍加珍惜。 说的就是蓝湛蓝忘机了吧。
所以说到底, 只是江澄配不上魏无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