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除了节日相关的内容,热搜最火当属于DeepSeek了。
全网都在惊呼DeepSeek在写作上的功能强大到爆,其生成的文章不仅有情感,还有故事,更重要的是符合中国人审美的语言优美。
(这类评论只是冰山一角,来源于网络)
“人类教会我逻辑的严谨,却忘记教我为何看见落日会流泪。”
这句话也着实让我惊叹。不过他也大方承认自己在心的能力上无法与人类媲美。
家有小学生,寒假作业需要写作文,正好拿来测试一下。这是他写的:
文章看起来真的像小学生的水准,结构清晰,有举例子让文章更加生动,还有很多连词用法:“无论……还是”“即使……也”一看就像中国学生的手笔,最后结论升华主题,嗯,确实是比我儿写的好。
怪不得DeepSeek一出,一些专职写作者开始瑟瑟发抖,我也很好奇,对对于“人工智能时代,写作者可以被替代吗?”这个问题,DeepSeek会做出怎样的回应?
于是,我就对他提问:
现在我是一名写作者,大家都赞叹你的文笔了得没有你写不了的,请说一下哪方面你替代不了?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回答:
不得不承认他的逻辑能力真的很强大,他能够写出:用户可能在担心AI会取代人类写作者。
内容不止这些,大家也可以亲自和DS互动,有几点我认为和我的理念契合的贴出来给大家看:
结合DS给的答案进行总结:
一、在技术层面,AI可以替代标准化、模式化、框架类写作(如财报生成、基础新闻稿、产品说明书,公司发言稿等等)以及干货类分享的作者(如知识、技能的说明)
二、在文学创作领域,AI永远无法替代人类,创意和创新永远是核心竞争力。(比如小说创作者、生活书写者)
三、在人与人链接的层面,AI也无法替代人类。正如DS说:读者爱的不是文字,是文字背后的人。(比如在读《赶时间的人》时,你会因为创作者本人链接到这首诗的背景是作为外卖员的他,一单被更换三次地址的艰辛旅程。)
四、让AI做脑,你做心。我认为这是最有意义的一点。在AI时代,脑力比拼已不是主流趋势,这点也让众多家长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内卷还有意义吗?
而心力才是长久以来,永不过时的稀缺品。而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心力的成长。
通过书写,我们可以观察到我们的内心的变化,情绪和感受,从而生起觉受和智慧。这点是AI永远替代不了的。
倘若你书写的目的是收获个人的成长,那么何必把这个大好的机会交给AI呢?更何况,AI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