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之墓》这部影片可能是我看过的最沉重的动漫了,整个人处于一种心事重重的忧心当中。
其中的政治,历史,战争等等我不想过多的去分析,毕竟事实摆在眼前,有太多史料去说明记载。我想从14岁的哥哥清太的心里出发,去分析这部战争片。
影片开始就是一次强烈的轰炸,清太一家人住在县城,爸爸是军人的缘故,所以从小生活就特别幸福。从他们为躲避轰炸逃进防空洞时埋在地下的东西便可以看出,清太一个活在幸福生活下的孩子,一个不知道人间疾苦的孩子。
第一次转折是他看到妈妈躺在医院,他很爱妹妹,所以决定隐瞒妈妈受伤的消息。其中有一幅这样的画面,妹妹节子因为很想见到妈妈而蹲在地上哭。此时的清太是不可能让妹妹去见妈妈的,于是清太决定翻单杠逗妹妹开心。这幅画面可能给很多人都有种特别孤独的感觉。黄昏里,妹妹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而单杠旁边的清太不停的在转圈。妹妹还小不懂孤独,她只是想妈妈,但是哥哥清太却是在这时候第一次感到孤独,第一次感到无助。因为他曾经是个那么幸福的孩子,如今却要面临一个依靠——母亲死亡这件事。他翻单杠一方面是为了逗妹妹开心,另一方面可能也是为了发泄。
第二次转折是在看到母亲去世的时候,他的第一道防线已经崩塌了。他抱着母亲的骨灰盒,还是决定对妹妹隐瞒妈妈去世的消息,他懂得考虑妹妹的感受,他已经很绝望了,他不想妹妹难过。两人暂住在姨妈家的那段时间,姨妈的嘴角180度的转变让清太不自觉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想起曾经那些快乐的日子,可是他还有希望,他要等他的爸爸,等一个依靠,那是他的信仰。就像我们活在世上要有理由一样,我们舍不得家人,舍不得那个让我心心念念的东西。一个14岁的孩子就承担起了失去母亲,等待父亲,照顾妹妹的责任,让我觉得我们的日子是否真的太幸福而忘了珍惜。
第三次转折是在妹妹生病到死的那段日子,姨妈因为他们再也拿不出东西而觉得他们成为了累赘。妹妹说不想住在姨妈家了,清太此时真的很为难,因为他也不喜欢姨妈家,可是除了姨妈家他们又能去哪儿,又该怎么生存呢?他变得很迷茫,这也是这个年纪应该考虑的事情。学校被夷为平地,他不知道这个年纪应该要干点什么。后来妈妈的存款越来越少,妹妹营养不良,使得他陷入了两难。人性和道德的抉择,他选择了人性。变成小偷到处偷农作物填补他们的肚子,被人抓住的时候打得遍体鳞伤的时候他哭了,可能所有的委屈在肉体疼痛的时候,在看到可爱的妹妹来接他的时候抑制不住了,看到他哭的时候我也哭了,因为我一直觉得心里很压抑,我在想清太为什么不哭。为什么能忍这么久。明明很难过却不能哭出来这大概是人生最痛苦的事。
第四次转折是在知道爸爸去世的消息,在那之前妹妹已经病得不行了,清太他很担心,担心妹妹就这样走了,那是他在这个世上身边唯一的依靠,所以他的压抑,他的难过,他的担心在得知爸爸去世的时候又一次爆发了,也是哭得最心痛的一次。爸爸是他的信仰,是他生存下去的理由,可是这个信仰突然之间就这么没了。就像你精心准备了很久写的一篇文章被你一键删除时的感觉。这都不能描述那种绝望,那是一种沉入谷底再不能回头的孤独。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了这个14岁的孩子。他已经找不到存在的意义了,他不在为自己而活,他不在幻想父亲回来之后自己如何幸福。而是遵守对爸爸妈妈的承诺照顾妹妹。他的活着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而已。
第五次转折是亲眼看着妹妹死去。妹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哥哥,再见了。这时候他的心已经死了,留下了一副躯壳。他没有哭,亲人的逝去并不会直接给我们带来悲伤,真正的悲伤是在你看到她睡过的床,看到她坐过的椅子,看到她走过的路,想起她讲话的声音。当他去为妹妹借竹篮火化的时候,老农夫的话是电影里最大的讽刺。老农夫说:“这个篮子很大,小孩子应该够了”接着又说,“今天天气真晴朗。”可以看出战争时期的人们内心都是麻木的,不会同情,没有善良,他们只是表面礼貌谦让。清太已经没有什么想法了,这觉得这世上只有自己。他摆好妹妹的尸体点火,树林里,燃气的烟雾直冲到云端,他呆呆的跪在那,从中午到黄昏,直到妹妹的尸骨化为灰烬。
影片从一个14岁的孩子内心出发描写这场战役带来的伤害,虽然没有太多的对话,可是他的动作,他的眼神,他的背景和他的结局都在告诉我们那场战争中他是怎样从一个积极开朗的孩子变得绝望。也反映出很多的人性,姨妈的虚伪,农夫的冷血,清太的懒惰……
我想这部影片之所以叫萤火虫之墓可能还有一个寓意就是,战争中的人们就如清太文帐中的萤火虫。活着光鲜靓丽死后丑陋发臭,清太的大手一来,想逃出去都太难。最无情的是谁生谁死谁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