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齐帆齐微课)(日更65)
喜爱看书,又是一个学龄儿童的妈妈,自然会挑选大量的育儿书籍来看,并参加一些课程学习如何更好地养育孩子。
看过《奖励的恶果》,书上将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奉行的奖惩驳斥得体无完肤,初次读来极其震撼。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书都谈到奖惩对内在驱动力的破坏很大,一些成功父母的育儿经中也几乎没有奖惩的影子,之后系统学习了托马斯戈登博士的《父母效能训练》课程,愈发不会轻易使用奖励与惩罚。
孩子的成长路上,我们几乎没有给予过任何奖励,为好的表现由衷的称赞一定有的,那是当下一刻的自然流露,从来没有想过在某件事上事先给奖励的承诺,或者事后奖励的鼓劲。
如果取得荣誉和成绩,那本身不就是激动人心的奖励吗,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去争取的进取心不就是前进的动力吗?
一直笃定的信念在这个月的个人写作学习活动中,突然被自身鲜活的体验瓦解了,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认识是不是过于偏激,开始回忆生活、工作中因奖励带来成功的蛛丝马迹。
这次参加的写作营,齐老师除了课程安排、优秀写作者经验分享外,还有一个拼手速写作活动。第一次参加拼手速活动,在二十分钟内根据一主题写一篇千字文,竟然获得了第一名,深感意外又惊喜。写作水平也就那样,只是为自己能够限时瞎掰千字文感到吃惊、好玩。
在这样的惊喜奖励之下,我开始关注群里是否还有这样的活动,还想再试试遇上陌生主题能不能限时完成,而且还想试试新的体裁。
果不其然,好玩的拼手速活动又开启了,这一次我真的尝试了编故事,在二十分钟内设想了一个场景进行描述。首次边想象边叙述,来不及多推敲,仓促收尾,却也获得了第七名,对于从来只会“纪实”的我来说,这次初创作的体验感很好。
当我从沉浸的喜悦中抽离出来时,意识到第二次的参与完全是在第一次获得奖励之下激起的兴致,“原来我能完成”、“原来不算太差”、“我是不是可以像优秀者那样尝试创作”。
所有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大胆假设都是基于第一次“成功”的体验,那么奖励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我对自己的娃很少用奖励,对教室里的娃们也是一样。身边有同事经常奖励零食等物品,我较少使用。
今年四月,我第一次带了一些零食进教室,跟每个班说这些专门奖励给表现进步大的孩子。我也就盯住每个班行为习惯特别差的几个娃,先作口头上的肯定,没有马上分发奖品。
看他们好习惯保持一段日子了,就在课堂上郑重其事的颁发奖品,这几个调皮的男孩喜上眉梢。后面日子里,行为表现也没有退步很多。可能我的物质奖励不多,大家比较珍视。
期末一个男孩自始至终不愿意参与一项考核,人懒惰,又不怕难为情,明目张胆说不要合格。课后留下他,再单独指导了一番,学得也是很敷衍,果然,下一次课还是不会。
那次午后,心里实在火,想着发火对他无效只能换个方式——给他奖励,我跟他说如果自己练会了,可以自由挑选盒里的奖品。
这个平时油盐不进、表扬与批评效果均不明显的男孩被突如其来的“福利”吸引了。新的一周,他主动来找我考核,完成得算不上优秀,至少会了,对他个人而言向前迈了一大步。此刻想起他当时兴冲冲地告诉我已经会了,喜滋滋地挑选奖品的样子,奖励还真的起了大作用了。
关于奖励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效应,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奖励对学习动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奖励会提升学习者的自豪感及其对未来成功的期望;
另一种则认为会带来破坏性影响,因为奖励会给个体的继续良好表现带来额外的精神压力,减少学习者知觉到的自主性水平,对儿童而言效应更加明显。
由此,必须明确奖励在什么条件下会有积极效应,在什么条件下会有消极效应。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
当奖励是实物性的、预期的(事先允诺的)且与表现水平的高低没有密切关联时,对个体有浓厚兴趣的活动进行奖励,则会削弱其内在动机;
当奖励是未预料到的,或奖励是针对成功的表现而非单纯针对参与任务而提供时,奖励不会削弱内在动机。
因此,奖励对动机的影响,不能简单地用促进或损害予以描述,而奖励的运用亦需根据不同情境、不同对象作出不同的选择。
一般来说,预先许诺的奖励容易使受奖者产生奖励期待,致使注意力转移,不利于内部动机的激发和形成;延时奖励则排除了奖励对相关行为和活动的干预,作为事后的意外惊喜,效果会更好一些。
生活中,你有没有这样没有预设的奖励从天而降,心中泛起惊喜的浪花一阵又一阵,让你不禁遐想是不是还有下一回……
(齐帆齐第五期28天写作成长营,第26篇,1733字,累计4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