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决定以精神内耗为主题做一个演讲的时候,我在浏览器里开始搜索:精神内耗。它的界面很是有趣,这里有几个它的网页,有一个的标题是:精神内耗比内卷更为可怕。
精神内耗是什么?竟然那么玄乎儿?今天啊,我就带您一起走进精神内耗。
朋友,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情况:
考试还没开始,就总担心自己考不过;
恋人没及时回复信息,就开始胡思乱想;
想在课堂上发言,要在心里演练无数回;
聚会时企图加入群聊,却一句话也插不上;
发个朋友圈都要焦虑失眠一晚上......
如果上面这几条信息,你中了好几条,那么你正在进行精神内耗。
心理学上对“内耗”的解释是:人在管理自我的时候需要消耗心理资源,当资源不足时,人就会处于内耗的状态,长期如此,会让人觉得疲惫不堪。比如说经常觉得累,觉得压力大,其实也没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有时候清楚了自己想要什么,有了努力的方向,还没怎么干呢,就累了,这就是一种对自我心理的消耗与磨损。
那么进行到这里,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很多时候并没有做些体力劳动就会很累。这是因为啊,我们的疲劳不是由于客观上的劳累造成的,而是心理上的一种主观感受,也就是一种来自心理上的损耗导致的。不要小瞧这种主观的损耗,它啊,对我们的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心理内耗长期存在,得不到疏导,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还会引发多种身心疾患。而常见的偏头痛、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也都与心理损耗有很大的关系。但由于这种损耗是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又极易被人们忽视。正因如此,有人将精神内耗称作现代职场人士的“隐形杀手”。
我有一段时间深陷精神内耗的折磨,常常自我否定,总是感觉自己这件事做的不好,那件事做的不好,犹豫不决,害怕选择,高敏感低自尊,内心戏啊,特别多。那应该是目前人生阶段里最难熬的一段时光吧。我跨不过去自己内心的坎儿,战胜不了心里那个懦弱的小人,甚至觉得人生就要到此止步。后来啊,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我成功的与自己和解,完成了自我救赎。这也就是我选择以精神内耗为主题做演讲的一个原因。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负面情绪,甚至会被它包围。尤其是在我们这个内卷化十分严重的时代,我们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的压力,焦虑、犹豫、纠结、自责……这些看不见的内耗可能正在拖垮你。
这里我想给大家提出一些可行性较强的建议。
第一条学会修炼被讨厌的勇气,被讨厌时一种常态化,是规避不了的,那就要试着去接受被别人讨厌,下次因为担心别人的评价而自我折磨的时候,试着在心里默念下面这句话:“关我什么事,反正快乐是我的。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当然,'和可不是让咱们做一些讨人厌的事儿,而是需要我们正确客观的看待生命中的那些不如意的小事儿。
第二条就是制定小目标积极行动。行动是减少心灵损耗的最有效方式。心理学家认为,人只有在接近目标的期限的时候,才能集中注意力去完成,这被称为“期限效应”。因此,在完成一项任务时,不妨先将那任务分成阶段性的小目标,这样一来,每个阶段性小目标的“最后期限‘将提前,以促使我们积极行动,进而减少心灵损耗。
第三条就是利用情绪ABC理论进行分析,就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呀,就是关于恋爱的。如果你才去A方式思考问题,总是陷入悲伤的漩涡不可自拔,让内耗侵蚀自己,那么悲伤总是逆流成河的。如果你选择B理论进行思考,选择展望未来,那么又是一番新天地!
我今天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可以成为自己最为强大的靠山,战胜自己的精神内耗,不惧一切苦难。
(文字素材来源于知乎和MBA,侵权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