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夏,四月二日,杨广下诏说,为安抚河北人民,要巡视赵、魏地区。
华杉曰:
他想出去玩就找理由,他去是给人添乱,哪里是安抚。
6、
牛弘等修订新律完成,共十八篇,称为《大业律》;四月六日,开始颁行。人民长久以来厌恶法律的严厉苛刻,喜欢宽松。但是,其后征役越来越多,民不堪命。有司临时迫胁以求完成任务,不再遵守法律。
旅骑尉刘炫参与修定律令,牛弘曾经从容问刘炫说:“《周礼》制度,官员多而府史少,如今令史百倍于以前,但还是不能裁减,减了就办不成事,为什么呢?”刘炫说:“古人委任官员,要求他做出成绩,年终考核排名,对每件事情,不做二次审核,公文简单,府史的责任,只是掌握要目而已。如今的文簿,总担心上面要复核,如果办理不够严密,到时候恐怕万里追证百年旧案。所以谚语说:‘老吏抱案死。’事繁政弊,这就是原因。”牛弘说:“魏、齐之时,令史从容而已,如今忙得每一刻不能消停,为什么?”牛炫说:“以前朝廷对州只任命长史、司马,对郡只任命太守、郡丞,县则设置县令而已。其余幕僚,都是长官自己聘请,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人。如今则不然,大小之官,都由吏部任命,一点小事,都属于考核范围。省官不如省事,官事不省而望从容,那可能吗!”牛弘善其言而不能用。
华杉曰:
刘炫说了一句名言:“省官不如省事。”管得越多越细,官员编制就越大越多。不要管那么多事,就能精简政府规模。
杨广也曾有一番好心,觉得父皇的法令太严苛,他要改为宽大。但是,他的欲望比杨坚大一百倍,又要征伐四夷,又要兴建基础设施,还要为自己享乐,官员要是遵守法律,就无法完成他下达的任务,于是,就自己破坏了自己的立法。
7、
四月十四日,改州为郡;改度量权衡,全部恢复古制。改上柱国以下官职为大夫;设置殿内省,与尚书、门下、内史、秘书为五省;增加谒者、司隶台,与御史为三台;拆分太府寺,设置少府监,与长秋、国子、将作、都水为五监;又增改左、右翊卫等为十六府;废除伯爵、子爵、男爵,只留王、公爵、侯爵三等。
8、
四月十八日(原文为丙寅,根据柏杨考证修改)车驾北巡;四月二十一日,逗留在赤岸泽。
五月九日,突厥启民可汗派他的儿子拓特勒来朝。
五月十日,征发河北十余郡丁男开凿太行山,一直到并州,以打通驰道。
五月十八日,启民可汗派他哥哥的儿子毗黎伽特勒来朝。
五月二十三日,启民可汗遣使申请亲自入塞奉迎舆驾,皇上不许。
9、
当初,高祖杨坚受禅,只设立四为祖先的祖庙,在同一个祭殿,分别在不同房间而已。杨广即位,命有司议定七庙之制。礼部侍郎摄太常少卿许善心等奏请为太祖杨忠、高祖杨坚各立一殿,比照周文王、周武王为“二祧”(永不废弃的祭庙),加上杨氏始祖,一共三庙,其他祖先则分室而祭,依从“亲尽则毁”的原则。至次,有司请批准这个方案,在东京洛阳建宗庙。皇帝对秘书监柳辩说:“如今始祖及二祧已经具备,后世子孙将把朕置于何所?”
六月十日,下诏为高祖另建一座祭庙,每月致祭。既而杨广忙于四处巡幸,结果也没有建立。
华杉曰:
天子设七庙以祭祀祖先,其中始封之君和开国君主的祭庙为永远保留,世世不毁,其他祖先,则遵循“亲尽迭毁”的原则,过了高祖,就把牌位迁入太庙,祭庙让给当今皇帝的高祖。杨广要按七庙之制,则他的祭庙没有资格永久保留。所以他对这事也就不积极了。
杨广大概希望有人能给他搞出一个新理论,让他的祭庙能万世永存。但是没人接招,他也就只能冷处理。皇帝权力再大,在文化习惯面前,也不能任性。他要再为国家立下大功,又有脑子灵活的人给他搞出新说法,才能重提此事。不过,他最后把国家搞砸了,也就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