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样的天气,好像特别适合读一本有关爱情的书,踮脚从书架上把《两地书》拿下来,小心翼翼的拆开,好像在美好的事物面前,唯有这样轻手轻脚,温柔以待才能展现事物更加绝伦的一面。
鲁迅先生和爱人许广平最初是师生关系,他们的第一封信是许广平以“小学生”的身份,写信向老师探讨请教当时政治状态和社会情景的,心中许广平主要向鲁迅先生询问两件事儿:
第一件事儿:社会中的苦闷如何解脱?
虽然苦汤、苦果嚼过以后会有一点回甘,但是毕竟是苦的,加一点糖好像不是可以解决苦的最好办法,请教先生日常是怎么做到的。
第二件事儿:学校地址远离城市的尘嚣是不是真的可以达到远离“政潮的影响”?
鲁迅先生当时虽然给许广平上课,但是对于班级里有一个这样的学生其实是没有印象的,但是当鲁迅先生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他还是第一时间同一日给许广平回了信,并且信的开篇就用了“广平兄”做称谓。
鲁迅先生回信答:
第一:如果远离城市尘嚣,但是回到了城市听到了各种新闻等还是无法做到内心平静,其实在哪里都是无所谓的,在他看了还不如在城市里,这样堕落的还可以快一点,痛苦的速度还可以痛快些,平静与否和在哪里没关系。
读后感:一个人好坏与否本性写在骨子里的,很多时候躲避逃离只是暂时的蒙蔽。
第二:苦痛其实并不是一直都存在的,比如睡觉的时候苦痛是没有的,依据自己的经验远离苦痛的办法就是采用中国的老法子“骄傲”+“玩世不恭”,他虽然觉得自己有这些毛病不好,但是没办法,苦茶加糖其实也就是略胜于无糖罢了,因为自己真的是没法子。
读后感:或许没法子就是最好的法子吧。
鲁迅先生最后说,在自己看来,走“人生”的长途会遇到两大关
第一:歧路(大路中分出来的小路)
如果自己在歧路上不会哭也不会折返,而是先在歧路头坐一下,歇一会或者睡一觉,起来以后选一条似乎可以走的路,如果遇到老实儿呢也许会夺取他的食物充饥,但是绝对不问路,因为对方肯定也不知道,但是如果遇到老虎呢,自己就爬上树,等老虎走了自己再下来,如果老虎不走自己就饿死在树上,如果没有树的话,在老虎吃自己的时候自己也要咬伤老虎一口。
第二:穷途(路走到了尽头没有了路可走)
如果自己在穷途上,也会和在歧路上一样不会折返也不会哭,自己就跨向荆棘,在荆棘丛里走一走,他至今还没有遇到过完全没有路的荆棘丛。
读后感:歧路也好,穷途也好,迎难而上很多时候可能真的就会见到曙光,而遇到困难就退缩,那会一直在歧路和穷途上周旋,哪一条路不是前人和成功者走出来的呢?既然自己想做出一点成绩、有所收获,为何不勇敢一点做个后人的前辈。道理都懂,但是真的做起来都会有退缩感,唯一可以打败退缩念头恐怕还真要学一学鲁迅先生“骄傲”一下,再来点”玩世不恭“的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