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一生孜孜追求的,是真正能够安住内心的东西。
时常感到自己是一个矛盾体,总是拧着劲儿做跟自己的意愿相违背的事情。
比如,内心里不喜欢安稳,不喜欢一成不变,甚至厌恶循规蹈矩;可现实中,却总是选择安全,选择稳定,选择可控。
比如,明知自己能力有限,却总要逞强。
比如,想要放开自己,无所畏惧;却又害怕受伤,害怕交出自己。
比如,拥有女文青的矫情,却没有女文青的才华。
没有实践的修行,就像是一场自我陶醉,一场自high,收获表面的满足,却没有精进。
修行,是在行走中、行进中修心。实践出真知。
2
认识自己,不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坠入思考。
认识自己,需要通过与外界的互动,就像拳击,只有拳头挥舞出去受到了撞击,才会知道自己痛不痛、方式对不对、边界在哪里。
3
现代人的沟通,大都带着一层隐形的面具,维持一种安全的距离。
你最近在忙什么?工作怎么样?跟伴侣还顺利吧?
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意义呢,问问题的人表面,回答的人也表面。我们再也交不出自己,无法诉说内心真正的不安、分享阴暗的心理,因为害怕受伤,害怕对方无法接纳。
真正有力量的人,就是敢于不同、敢于交出自己、敢于受伤、敢于接纳他人的人。
3
内在精神的力量,是我们的立足之本。
你选择相信什么,就会看到什么。如果内心是一只妖,谁也没有办法帮他做人。
4
欲望,不可以被管理。
管理,似乎是用一种强制性的手段,或压抑、或逃避。随之带来的是内心的反抗和不安。
欲望,需要被接纳,被看到,被理解,然后去做选择。
“当时她还太年轻,不知道命运馈赠的任何礼物,都暗中标好了价格”。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承受最坏的可能性,就像陈果说的,得我所得,安我所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