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百无聊赖的午后,我像往常一样坐在书桌前发呆,看到窗外照进来的那抹阳光,手指不自觉的在纸上写下“李步”两个字。思绪也跟着这两个字回到小县城的那间教室。
(一)黑暗角落里透进一缕阳光
那年我们十一岁,读小学六年级。因为一次座位调整,全班话最多的李步和最安静的我成了同桌。刚被分到一起的那两天,我们没有任何交流。下课铃一响,李步就会跑向他的朋友们,我继续坐在座位上发着上课没发完的呆。只是偶尔会看到,上课时李步转向我欲言又止的样子。
我和李步之间的宁静在第三天的早读课上被打破了。那天我两只手把课本撑开到最大,然后把整颗脑袋挡在书本后面,假装很认真的读课文。突然凑过来一个胳膊肘狠狠的撞了我一下,撑开的课本被撞到了地下,我下意识的捡起课本,随便打开一页,双手用力将课本扯开,挡在脑袋前面,努力还原成原来的模样。在确保这一切没有被老师发现之后,我转向左边,“肇事者”竟然没有丝毫歉意,甚至还忍不住笑了起来。
见我有些生气,李步憋住笑意,十分用力地控制着面部表情,向我凑过来,指了指他课本上空白处用铅笔画上去的漫画。他说那是他自己画的《大话西游》,问我想不想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还没等我开口,他已经凑过来开始一边指着书上的小人儿,一边眉飞色舞的讲着那师徒四人的故事。有时讲着讲着,还会招呼我靠近一点,说是怕我听不清楚。
那天,是从我有记忆以来第一次有人主动和我讲这么多话。上次有人主动找我讲话,还是一周前,喝多的父亲拿着拖鞋过来问我上学期考试为什么考的那么差,这当然不是真的关心我,不过是为打我找的借口罢了。毕竟他连我读几年级都不清楚。
从那天起的每个早读课,前十五分钟,我会一边发呆一边等他在课本的空白处创作他的《大话西游》,后十五分钟,我们把我们俩的凳子凑在一起,听他给我讲他画的故事。这逐渐成了我们之间的默契,也成了我每天最期待的事。
(二)《大话西游》里,没有紫霞
很快到了夏天,《大话西游》的故事还没有完结,我们便迎来了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毕业。班里开始流行写同学录,我也买了一本,把其中最好看的一张留给李步。李步在留言那一栏写下了三个字和四行句号:
“祝你。。。。。。。。。。。。。。。。。。。。。。。。。。。。。。。。。。。。。。。。。。。。。。。。。。。。。。。。。。。。。。好”
就像那年的《大话西游》里,只有师徒四人疯狂打妖怪的情节,那个年纪的男孩主动和女孩讲话,只是因为她是他唯一的同桌。
后来,我和李步考入了同一所初中,他们班在我们班楼上。我们偶尔会在楼道里碰到。有时,我会刻意在楼道里多待一会,会去偷听她们班女生讲话,听她们谈论又有哪个女生喜欢她们班的李步,会悄悄点进李步的QQ空间关注他的动态。
再后来,我因为成绩不好,转学去了一所私立学校。我和李步也就失去了联系,除了偶尔,我还是会习惯性的点进他的QQ空间。
(三)各自安好,各自不扰
最后一次进李步的QQ空间,是三年前,那时他还会偶尔更新动态,最近的一条,是他和一个女孩在俄罗斯街头的合影。女孩一身黑色上衣和牛仔短裤的搭配,很好的衬托了她的身材,利落的短发让她的甜美中多了一丝英气。照片里的俄罗斯阳光明媚。正如此时的南京,所到之处无一不被阳光覆盖。
写这篇文章时,我已记不清我们有多久没见,甚至不记得是否喜欢过你。我只知道,一看到阳光便会想起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