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怕蛇,非常怕。
所有蛇的图片,具象或抽象的我都怕,更别提实物了。
事实上,我小时候并不怕蛇,家里真正怕蛇的人是我妈。
说起来,她真是怕蛇界的翘楚。
我四五岁年纪随我妈外出,遇到一拦路蛇,我妈愣是吓得后退老远,远距离指挥我将蛇赶走。而我,年幼无知无畏,生生挥舞着树枝将那条蛇追的逃窜老远。
热播《新白娘子传奇》那阵儿,每一次出现蛇的画面——即使那么失真,我妈都会被吓得爆发出“哎呦”一声,然后紧赶着捂上眼睛后退好几步,许久才能平静。
更有一年夏忙,我妈挥着镰刀割麦时遇到一条蛇,吓得扔了镰刀逃了老远,而且再也不肯到那块地里去。为此,我爸妈还吵了一架。
类似的情况太多……
受我妈惊吓多了,原来无知无畏的我,竟也不知不觉地怕起蛇来,终至我妈的地步。
2
科恩在《游戏力Ⅱ》中提到了一个以初生小鸡为研究对象的实验,很有意思。
小鸡们出生几天后,我把它们一只一只地轻轻捧起,死死地盯着它的小眼睛,就像老鹰盯上猎物的样子。等我把它放下时,小鸡吓得僵在地上不动了,开始装死。大约1分钟后,它蹦起来,重新四下走动。这就是从害怕到复苏的一次循环。
在第二步实验中,我同时吓唬两只小鸡,结果它们一起装死,大约持续了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它俩一起装死的时间,比第一步实验中单独装死的时间要长很多。
接下来第三步,我在吓唬一只小鸡的同时,让另外一只在旁边闲逛,结果被吓的这只小鸡仅仅在地上躺了几秒钟就蹦了起来。
据此,科恩得出结论:受惊的小鸡会观察第二只小鸡在干什么,以此来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如果第二只小鸡正在欢快地四处溜达,那么前一只小鸡就会觉得安全。如果第二只小鸡也在装死,那么前一只小鸡就可能更加谨慎不安。
结合蛇之于我的恐惧,我妈这“第二只小鸡”实在起了太过糟糕的影响。
3
随便问一位父母,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答案肯定都在乐观、善良、自信、勇敢、坚毅等优秀品质中。为人父母者,没有谁希望孩子与懦弱、自卑、胆小、悲观等词汇联系在一起。
记得我妈还郑重地问过我,你小时候不怕蛇的呀,怎么现在怕成这样?
你看,她这一生深受怕蛇的折磨,并不想我继受她受过的苦。可我,却在她的无知无觉中,尽受其害。
在孩子的成长中,养育者都相当于扮演了“第二只小鸡”的角色。
我常常见到一些对孩子过度保护的家长,孩子在地上捡个石子,不许,脏;摸摸自行车,不许,脏;踩踩水,不许,怕衣服弄湿……
还有一些家长,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孩子身边,又或者立于一旁,不停发出口头叮嘱或警告:“小心点”“慢点”“别跑”“不能碰”“住手”……
孩子天生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他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来认识这个世界,而家长作为孩子身边的“第二只小鸡”若时时这样焦虑与恐慌,会传达给孩子怎样的信号——这个世界充满危险!那些看似饱含关爱的叮咛也全部充满着否定——你不对,我对。
他们句句都在说“no”。
我真担心,“no”的次数久了,孩子自信心会被摧毁到什么地步,探索世界的兴趣和勇气会降到什么程度,而靠自信与兴趣发展的能力会受到怎样程度的破坏也就可想而知了。
4
“言传身教”这四字的意义,人人皆知。
可是,育儿说到底也是沦为日常,渗透在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和玩耍中。
真希望“第二只小鸡们”个个都警醒机灵,莫怀好意却坏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