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某作家写的十几篇日记,也觉得一般般,庸常,琐碎,家长里短,因特殊原因,像战地记者写的东西又有点吸引人。若换作平时,估计没有多少人看,更别妄想火爆了。
火爆是火爆了。实话实说,该作家的作品我真没看过一部,在此之前也不知道她是谁。但自疫情发生后,她的日记忽然洛阳纸贵,声名鹊起。当然,这是网络的功劳,若在十多二十年之前估计是胎死腹中了,因为封城嘛,即便手抄本也没法流传的。
说到手抄本,那时读过不少,最有记忆的是《少年维特之烦恼》或《少女之心》,读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少年情感的启蒙就是这本书的功劳,爱情的美好就此萌芽。当然,困惑、压抑、兴奋也就此萌芽,一直贯穿整个人生,喜耶,悲耶?至今也说不清,或许至死都是糊里糊涂。
人怕出名猪怕壮,终于惹来了全网友的争议。反对的与支持的寸步不让,针锋相对,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吵到剑拔弩张,割袍断义的地步也大大出乎所有人意料。本人在这如潮水般汹涌的大潮中也不能幸免,也被人骂得狗血淋头,体无完肤,灰头土脸。骂人非我所长,一紧张,一激动就说不出话来,即便明明占理,也像理屈词穷一样,面对连珠炮的攻击却哑口无言,或者瞠目结舌,乖乖败下阵来。有人说,男人女人谈恋爱时智商为零,其实论战时也如此,很考验一个人的智商和应战能力,若反应迟钝,当然只有挨骂的份了。
诸葛亮在舌战群儒时的好口材实在叫人佩服。以一对十,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叫人拍案叫绝。特别是骂死司马王朗一场,实在叫我等愚人叹为观止,高山仰止。
所幸还能写几句话弥补短处,于是就写了如下一段话,也是高挂免战牌的意思: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其实争论来争论去,有百害而无一益,完全不解决什么问题。纯粹图个嘴巴快活而已,若有这时间与精力,还不如去读点书,做点对社会有益的实事,再不济去偷个婆娘都实惠些![呲牙][呲牙]嘴巴快活一时,鸡巴快活一世,孰高孰低,不一目了然?人活一世,不就图个“两巴”吗?百善孝为先,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嘛。可见嘴巴不如鸡巴哦。
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也决心从明天起,绝不浪费时间和精力,认真读点书,绝不参与无益的争论,因为有句话说得好,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我很相信这句话,诚哉斯言!所以未雨绸缪,做好充足的准备,不是说命运垂青时刻准备着的人吗?各位群友,借用海子的话祝福大家,“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很小的时候,小学二年级左右就开始写日记,虽然是豆腐酒醋式的流水记帐,但对后来的写作大有裨益,不说文章写得有多好,但“思如泉涌”倒是真的,不会干巴巴的,挤牙膏似的无话可说,反倒是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一气呵成,若之前做点准备,打打腹稿,则顺风顺水,如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但小时候写日记也惹祸,正如文天祥所说的“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若不会写,就不会挨骂,哪会搭错某根筋,入某个作协群去呢?入就入了,还要自以为聪明,自以为高明,自以为是,挨骂活该!咎由自取,还有什么说的呢?就像嫖客佬被人捉奸在床,还想死乞白赖的抵赖么?
写了好几年的日记,全丢了。若是保存下来该多好,那是青葱时光的记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