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都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很多人都加入写作大军,为什么有的人写的好,有的人写的没人看?结合自己的写作经验,谈谈体会。
1写作需要有自己独到的眼界和视角
王路是前凤凰网主编,他的文字朴实无华,他每篇文章都是碎碎念自己身边微小的事情,这些小事触动他敏感的神经,他深谙佛学知识,一叶一花、一粥一饭都在他的佛学世界里别有风味。普通人的生活场景就演变成佛学的观察哨点,当然这个功力很难速成。
咪蒙是国内普通白领一族的知心姐姐,她的文章理论并不高深,但语言表达胜人一筹,能把白领丽人的微观心理事无巨细的表现出来,她的文字仿佛被施以魔法,准确把握当代人的痛点和热点,这些能力离不开她个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洞见力。
2写作需要精心准备素材。
无论是作家还是写手,在一篇文章中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态度,需要良好的论证过程。素材、案例和自己的故事都是论证的材料。一篇好文章需要精心选择和安排素材,绝非一气呵成的粗制滥造。或许有这样的天才,但毕竟是少数,也并不具有代表性。
一篇成功的采访稿,需要作者花费数日或数周收集和整理采访对象的资料。高票房的电影,则是编剧、演员、美工和场景设计等多重完美的结合。演员服装的设计和颜色都是刻意为剧情发展准备的。任何一种艺术活动,离不开前期大量的投入和积累。
台湾大师李敖,出口成章,文笔老道。他的写作秘诀是在鲁豫有约采访中透露的,一次鲁豫到大师家录制节目,走到他的书房。李敖说自己对书毫不客气,只要书中有用的部分,就会裁剪下来分门别类的收录到自己的文件夹里。这样的大师都如此注意用心的采集信息,更何况吾等小辈。
3写作关键要走心不是走量。
写作者应该对写作抱有一颗敬畏之心。技巧和套路是可以速成的,但工匠之心确实难以习得。若把文章当成自己的艺术品,不断精挑细琢,在打磨自己的手艺的同时,服务大众,也是功德圆满的事情。
优秀的摄影作品传递的是人类的情感,写作也应该是透过文字传达出人们生活中酸、甜、苦、辣、咸,一个是可视化,一个是情景化。虽然使用的表现手法不同,但追求的目的是相同的。照片是一瞬间的记录,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既可以记录当下,也可以回忆过往或展望未来。文字传递的细节和时间跨度是惊人的。
如果你没有用心感受生活,没有对文章每一个字句细心揣摩和拿捏,你就不能准确刻画出你想要表达的世界。如同好的摄影师用的单反相机,照出了物体的细节,而你则用一部像素超低的手机,图像模糊而粗浅,纯属自娱自乐而已。
写作是一个审视自我和展现自我的过程,如果你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个作品,不断精心打磨,精益求精,相信你的作品一定能得到读者的喜欢,因为读者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敬以此文献给自己和需要的朋友,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通过在写作道路上不断反思和觉悟,我们携手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