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难得放晴,空气里满是负离子的清新,植物绿树经过昨晚一夜的雨水洗刷,在阳光的照射下翠绿洁碧,小区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老师组织下,在休闲广场游戏奔跑,好一副春天画面。
刚大姐打电话问,什么时间回去扫墓?其实,这段时间一直在想这个事。
武汉,我出生、长大的地方,在那里生活了25年,对它的那份感情随岁月积淀更加深厚。现在离开武汉已经有30年了,可只要碰到武汉人,无拘无束的武汉话就脱口而出,并且说的那么畅快自如,这刻入骨子的印记,已经与生俱来。长江、汉水、数不清的湖泊,大轮船的鸣笛,还有武汉的热干面、面窝、豆皮,啊,这就是我的家乡,一想起这些,就有一丝丝的懊恼,我当时怎么就毅然决然的和它分别呢?现在让我再选择,我可割舍不了。
其实告别武汉后我并不是经常想它牵挂它,年轻时忙工作忙家庭根本不暇顾及它。从儿子读大学开始,我回家的频次多了,19年还组织姐妹们去坐了豪华邮轮游三峡,基本每年清明节都回去,疫情期间暂停3年,23年全部放开后我又马不停蹄奔赴武汉。每次回去兴致勃勃,满怀期待,期待亲人见面喜悦,朋友有说不完的心里话,也想象武汉的亲人们和我一样激动,那个美好的场景经常浮现,并且需要张罗给亲人们准备礼物,每个人都考虑到,也是劳心劳神,当然还要打扮自己一番,让自己最佳状态更精神回家。当大包小包上动车时,我很疲劳了。
由于武汉的老屋已经没有了,这几年回去住嫂子家,住姐姐家,还住朋友家,但经常计划在一周或半个月的时间,在武汉多看看多走走,但常常住到第三天,我就想要返回了。武汉亲人们都太热情了,住在亲人家里,事无巨细都替我考虑到,他们对我照顾是对客人的照顾,而我也就是客人。一般去人家里做客,仅限一顿饭的时间,彼此都很舒服,可一旦突破这个时长,其实彼此都会觉得累,精神的累最主要。主人家里生活秩序全打乱,为照顾远道而来的客人,需要考虑一日三餐,家里只有一个卫生间还要轮流排队,原本想睡个懒觉的或晚餐简单吃点,都不能随意了;而客人也因为在做客,也就不放松不自由了。客走主人安,客到家心更安。下午刚好接到武汉闺蜜的电话(去年我就住她家几天,她为尽地主之谊,那几天累坏了),聊她受伤的手指快好了,其中她还说她准备和朋友开车出去玩,她告诉我这件事,我就明白她的意图。
看来今年需要改变一下了,不让他人受累,更不让自己受累。坐在书桌边,植物园及小区的绿是那么春意盎然,树丛里树梢头的鸟鸣声如涓涓流水,不绝入耳。我心安处是故乡,这里有我的家,我的爱人,还有陪伴我十年的贝贝,这个我生活了30年的地方,就是我的故乡。愿武汉的兄弟姐妹们都自由自在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