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时间是整片儿的,感觉做事情却是很零碎的,所以,记录了一些比较零碎的事情和感想。
1 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很少有机会连休。这个假期一共休了四天。除了第一天大部分在床上、路上,第二天开始有些马哥茫然。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原来如此单调,但调到脱离原来的轨迹,有了几天属于自己的时间的时候,反而不知道干什么。
2 前两天的十月一,我在上班。晚上回家就想给自己放个假,于是超市里买了一包螺狮粉,然后用我的小手机翻出一部电影,边看边吃。吃到尾声,室友发出抗议,说我的螺狮粉把她臭醒了。然后我们俩哈哈大笑。我边笑边把剩下的螺狮粉收拾了。电影没有看完就结束了。但是那个晚上特别轻松,真的知识活在当下。什么以后呀,金钱呀,工作呀,统统不在。
之后,我会想那一天的轻松,恍然意识到,我一直都过的很紧绷。但只存在于大脑。行动上其实并没有跟上。
回顾最近的一个月,感觉自己每一天都像是在打仗。但成果寥寥。所谓的打仗,也只是每一天,我要做这个,我要做那个的念头。我用思维上的紧张给自己一种我很努力的错觉。其实,什么都没有。
3 我不知道,读书是不是已经成为了我都习惯,但每天或多或少,我都在读。学习观、或者其他。我比以前更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去做,也能够允许自己物质。我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刚刚醒来的婴儿一样,才堪堪开始触碰这个世界。我一直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在中年时期又选择重新上学。现在我懂了。人到中年,才仿佛真正的开始了解触碰“知识”这个世界。
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去上学,从头开始进入知识的海洋,了解知识的奥秘,挖掘他们的美好。我愿意更用心更真诚的探索这个世界,而不只是匆匆而过。
4 诚如开篇所说,整片儿的时间因为在家只能零碎的过。其实并不是必然而是习惯,已经习惯了“被打断”习惯了家人在的时候“不方便”。事实是什么不重要。习惯了。
明明,时间可以自己安排,没有人要求我去做什么不做什么。觉察习惯、打破惯性才能改变原有的轨迹。选择什么,你就拥有什么。
5 假期回家到底是为了什么?陪伴家人?什么样才算是有质量的陪伴?在家四天,以“陪伴”的名义足不出户,父亲却早出晚归。以要跟“家人一起分享”的心情,把一些买回来的肉菜放到冰箱,等着共享,却几乎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时间一起好好吃饭。然后等我们离开,那些菜就会一直留存冰箱。所以,陪伴到底该是什么样子?一年只有几天有时间,一年的几天却没有高质量的沟通和陪伴。
明明是最亲近的人,却说不了最亲近的话。以一种无效的付出来安慰自己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