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人生有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后来他从古代几位大词人的词作中摘引出了几段名句来讲做学问的三境界,一语中的,非常巧妙,讲得非常透彻。
反思自己与学共的相识、相守、相知,竟也具有“立、守、得”这三重境界,原来古往今来,做学问都是这样的哦!
第一重境界:立学共信念。
我与学共相识是在去年的下半年,记得一次政治学习的时候,沈校给我们每位教师发了一本佐藤学教授的《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让我们回去仔细研读,并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学习共同体这样一种课堂模式。
后来的一天早晨,沈校长跟我说:“学习共同体不光是一种课堂模式,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力,更是一种文化,整个人类都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学习共同体,把我们的城南校园建设成一座人与人和谐共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美好家园。”当时我听了沈校的这番话非常感动,感动于沈校的一片良苦用心、一腔教育情怀。原来,学习共同体不光能给孩子们带来学习方式的改变,学习能力的提升,更能创造一个城南师生相互信任、彼此守望、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我的心中从此种下了一颗学共的种子。我在苦苦地摸索着:座位的编排、师生和生生和谐关系的建设、课堂规则的制定、课堂环节的实施等等,一次次试验,一次次调整,一次次整合……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虽然探寻学共的道路是那么的让人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但是心中坚定的信念在屹立心中,永远不变,因为我坚信推进学习共同体,幸福教育、人人和谐共长的美好前景一定在前方等着我。
第二重境界:守学共征途。
都说知行合一,仅仅意识到学习共同体的妙处还远远不够,我对自己说我要赶紧做起来。说干就干,我从座位的编排开始,先是四人小组拼桌。可是发现因为三年级的孩子小,又处于一个特殊的活泼好动的年龄,他们四人面对面拼桌时总是喜欢讲话,要不就是眼神交流,更别谈倾听能力的培养了。于是,我又改成了经典的U字形课桌排放形式。我发现好了很多,老师可以更加自如地关注到每个孩子的表情、动作等,这样就更利于课堂教学环节的实施。
外在形式已经生成,内在文化也要跟上。于是,我便开始在班级中渗透尊重、信任、关爱的文化教育。我率先垂范,对学生轻声细语,课堂上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无限相信学生的能力,能放手的绝不包办。
最最难的是学共课堂的实施,虽然将一些理论书籍读了一遍遍,批注密密麻麻,然而到实施的时候还是那么的生硬。作为教师来说,学习单该怎样设计才是最精准的,教师该怎样串联学生的学习,又该怎样引导学生去反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困扰着我。在学生这头,该怎样倾听伙伴的发言,怎样与伙伴一起协同学习,什么是探究性的学习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等着我去给学生指明方向。
一次次摸索,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建……因为下定决心,便不容许有动摇。听公开课,集体研讨,阅读理论书籍,课堂试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追寻学习共同体课堂的征途上,我执着地追求着,锲而不舍地与之相守,哪怕形容憔悴、瘦骨嶙峋也绝不后悔。
第三重境界:得学共真知。
我总觉得我是幸运的,学校给了我一次与学习共同体的大咖们亲密接触的机会。今年七月,我来到魅力申城,在触摸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之余,吸收到了许多学共的思想精髓和学共理念。
真爱梦想基金的创始人潘江雪女士说:“学共是为了让孩子看见未来,让中国看见世界,让世界看见中国!”多么了不起公益情怀,多么伟大的民族精神!上海大学附中高二学霸蔡龙昊说:“学习共同体是一种创新教育,培养了有创新素养的学生。” 侃侃而谈、自信大方的他不就是最好的诠释吗?陈静静博士更是从学共的实施背景、实施方法等理论与实践层面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谈杨院长则另辟蹊径,从实用点出发,指导我们如何做好课堂观察。林莘校长、芮莹老师更是用精彩的学共课堂,让我们领略了学共的魅力所在。最最让我敬佩的是林莘校长,她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所有教给我们,话语是那么的亲切柔和,讲解是那么地通俗生动,几天的学习让人意犹未尽。
学共课堂座位的合理编排、课堂中的串联与反刍、甜蜜文本的选择与甜蜜点的捕捉等等鲜活的实践所得,林莘校长真正做到了诲人不倦。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今天下午的集体备课环节,她智慧地让我们老师演了两个角色,先是让我们做学生,体会学共课堂的实施步骤,接着让我们既做老师又做学生。做老师,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写好大字报,对学生回答进行布局,为推进学生下面的学习做铺垫;做学生,是为了让我们体会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何在老师的触发下生成更多精彩的多元的判断、推理等。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以往阅读理论书籍中怎么也想不通的地方,以往时间课堂上怎么也迈不过去的坎儿,都在这一刻豁然开朗。原来,量变确实能引起质变,心血必定能浇灌处鲜艳的花朵。
在追寻学习共同体道路上的三重境界,让我有苦有乐,有喜有忧,然而更多的是一切恍然大悟后的豁然开朗与欢欣鼓舞。在未来的学共道路上,我将继续秉持一颗初心,砥砺前行,将培训所学运用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并努力尽到一位学共种子教师、学共领航教师的职责,发挥辐射作用,带动更多教师投身这场教育的革命,为了孩子的未来,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让教育遇见幸福,让中国教育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