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我们开始喜欢回到田野一样,我们似乎又回到了一个教育要回归自然的时代。
而这一次的回归与卢梭所倡导的自然教育还有一些不同,他提出的“自然主义”主要指向的是精神层面,即顺应自然规律,释放人的天性。
现在的自然教育却更加强调“物质条件”的满足,就是把孩子放到自然的环境中,以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并且它也有了更形象的代名词“自然与森林教育”,或“森林幼儿园”这个响亮的名字。
那么“森林自然教育”是什么样的教育?有哪些优点?我们能够借鉴并实施的是什么?
与蒙台梭利、瑞吉欧、多元智能等教育法不同,森林幼儿园的发起,是从一位丹麦的全职妈妈每天带子女到森林中去散步的经验中得到的灵感。
这位妈妈与几个邻居经常带孩子去森林散步,而细心的妈妈们发现天天在户外活动的孩子们要比一般的孩子更乐于互动交流、身心平衡、较少生病,而且体能也更好。
于是,在20世纪50年代,这群父母联合起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儿园。此后森林幼儿园收到了丹麦的广泛重视,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和发展,包括德国、日本、韩国、英国、还有越南,尤其以德国最火。
所以一提到森林幼儿园,大家马上就会想到德国的幼儿教育。这些幼儿园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孩子们不学习书本知识,每天在森林里爬树、翻滚、制作和使用工具、收集动植物、观察、写生…强调一年四季都让孩子呆在户外,从大自然中获取学习经验。
写到这里,本来想继续讨论森林幼儿园的优点,但相信很多父母跟我第一次听说森林教育一样,有了疑问:这也算教育?
让我们抛开森林幼儿园,只谈一谈大自然对孩子有哪些好处吧!下面这一组对比图,描述了孩子在正常幼儿园和在强调“自然元素”的幼儿园接触的教育有哪些不同。
爸爸妈妈们一定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与大自然接触,不是吗?
尤其是在经历了北京近几年雾霾天气的打击之后,当妈的对好天气的要求一下子降低了好几个级别,“刮风、下雨、湿、冷”都是好天,只要没有雾霾怎么样都可以。
而碰上好天气,我们会毫不犹豫的带孩子出去,因为离开自然太久了,心里都会不安。
现在继续回到森林教育的话题,我们从中可以借鉴什么?我觉得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点:
l 让孩子从自然中获取能量,看到,摸到,吃到,体验植物蔬菜的成长。
l 给孩子更大的空间释放精力
l 强调自然的挫折教育
l 体验式学习方式
l 培养自信心和乐观的精神
l 了解、尊重自然规律
l 理解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
l 习惯用各种感官去认识世界
l 在自然中长大,更会有保护好她的愿望
所以在这里,我们把自然教育融入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即使不在森林中,也努力为孩子提供条件,用最自然的方式成长。
我们是怎么做的:
1.定期的自然种植活动,亲子参与,一起种植时令蔬菜,种植,浇水,维护,采摘。
2.成体系的童军森林拓展活动,专业教练带队,就地取材,有主题的森林拓展。
3.夜间科学活动,自然空间,适龄儿童地球物理科普探索活动。
4.贯穿各种活动始终的亲子陪伴,共同参与。从种植蔬菜到主题大集“售卖”,让孩子体验全流程产品活动。
5.立身山水田园,大写意的绘本背景世界,孩子的各种活动,都在山水田园间,看日起月升,繁星满天。
每一种教育,都是一起的前行,都是种共建,在这个过程里,我们一起努力,原来你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