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岑乖,可没有像之前那样心平气和地跟我聊他在学校里发生的事儿了。
我给放学回家的岑乖一打开门,我就看到他那双泪水直转还发红眼睛,还有他那个嘴角有些抽搐却又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我心想他在学校一定是遇到了非常难过的事情,我慌忙把他的书包拿到手里,然后赶紧抱住他,一边拍拍他的背,一边安慰他:“你这是怎么了,看起来好难过,妈妈先抱抱你。”
接着,岑乖开始泪奔,一边哭一边上接不接下气地想要跟我说些什么,但是由于他太激动了,他想说的话都是一个字两个字的蹦出来,中间还不断地穿插着他对某位老师极其生气地控诉。
我大概猜到了,他一定是受到委屈了。
我放下了手上所有的事情,安静地等岑乖平静下来。
他接着花了五分钟的时间告诉了我他到底遭遇了什么,我了解完事情过程后,又极其迅速地找到了他的班主任沟通这个事件,而不是选择极端的方式投诉那位科任老师。
事情是这样的:
一次考试后,岑乖收到老师让他帮忙统计考试成绩,登记分数的任务。在他统计分数的过程中,班级里有几个同学守在他旁边也想知道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分数。
结果,这几个同学却把卷子扒拉着看,一定要给同学挑错,而且还不断地要求岑乖改,岑乖跟他们说不要老想着把别人的分数改低,所以他一直都是拒绝的。
当岑乖进行到了统分的最后阶段时,这几个同学又跟岑乖说确实要改,岑乖被烦的不行,一旁的英语课代表也没说不能改,他就在核完分数后,把有些偏差的分数改了。
他这样做的直接结果很明显:被改分数的同学总分变低了;要求改分的同学名次提高了。
当科任老师知道这件事后,气得发飙,把包括岑乖在内的另外两位同学一阵痛骂,并且让他们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承认错误,还言辞激烈地训斥他们。
事情讲到这里,看起来老师的处理也是情理之中。
岑乖不是不讲道理的孩子,如果事情错了就是错了,他也能接受;但是如果事情不是老师说得那样,他也绝不会认。
岑乖跟我说了两点他很愤怒的情况:
1.老师责怪完要求改分的同学后指着他一个人痛骂,说他见不得别人好,但是岑乖根本就没想过挑错况且且他已经是全部最高分了也没有理由这样做,他认为老师的处理不公平,让他蒙受委屈,并且不顾他讲述的事实依然质疑他的人品;
2.老师罔顾事实,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他扣上了“主犯”、其他两位同学“从犯”的帽子。
我想无论是哪家的父母听到这里都淡定不了吧,要说有立马冲去找老师为孩子讨回公道的冲动都不为过。
关于这件事我还是让自己选择了冷静:
首先,这个老师没有了解事实的意愿,也没有就事情本身提出孩子们所犯的错误到底是什么,也没有就这个事情冷静且理性地说明问题的所在,更没有就发生的这个事情跟孩子们深挖出现问题的根源,以及正确的做法。
其次,作为一个老师,怎么可以用“主犯”、“从犯”来形容几个孩子,他们是犯了滔天大罪了吗?
作为一个老师说话居然带着人身攻击,人格侮辱,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难以原谅。
再次,老师总归是老师,既教授知识,也是学生的言行榜样,把个人情绪凌驾在处理事情之上就是低级的。
情绪激动的时候非但不知道管理情绪,就顾着痛快的嘴瓢撒气,用老师的权威来压制孩子,还没有分辩事实与主观臆断的耐心,更没有用错误作为案例教会孩子们认识错误,面对怂恿,分清责任的认知。
这真的是让我既愤怒又好笑,愤怒老师的无知表现,好笑老师的情绪化行为。
所以,当我跟班主任沟通时,我没有选择极端的情绪化,也不同意单方面让孩子接受结果,而是努力地还原事情真相,并且明确孩子受委屈的事实,以及提出对老师言行的质疑。
最后,在我和班主任的再三沟通下要求这个科任老师还原事实,并且就他的不当语言必须给岑乖道歉。
我一直认为任何事件的发生,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一面。
关于老师那一面,情绪激动不能解决好事情本身,反而会因为自己的言辞不当而带来问题,个人言行才是最直接的表率。
关于孩子们那一面:
挑别人错不如提高自己的能力,一次两次的分数并不是所有,长期的胜利才是最终的胜利。
面对自己的工作任务,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不要被外界的噪音影响,当自己很难对噪音做出判断的时候,一定要跟派发任务的个人进行确认。这是因为,自己必须要为工作的结果负责。
我很庆幸,岑乖勇敢地告诉了我他的难过跟委屈,我也很开心,他能够勇敢地面对打击,并且从打击中得到了教训,获得了新的人生经验。
在人这一生中,我们总会经历一些事,遇见一些人,这些都是我们的礼物。
有些礼物很漂亮,有些礼物有些丑陋,但是这些礼物都是带着各自的使命,让我们接纳自己遇到的所有并且在接纳礼物的过程中接纳真实,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