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位考研同学聊天得出结论,有规划人生更为精彩。
她是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23年毕业某一本大学,学习非常刻苦认真。
我们认识三年时间了,大学时候也经常一起互动交流,我大学那会也经常请教她,她非常有耐心给我解答,我也非常感激她。
因为,她不清晰为什么而考研,她就问我说,她现该怎么做?希望给她一点点思路。
我的第一感觉,我没有任何资格给他任何建议,她真的很优秀。
一、她为什么选择考研。
因为,她学习比较好,她自然在学校和优秀的人接触比较多,人都是有影响力的。
所以,在大三时候,她就接触了很多学长学姐。
她,读大四时候,她认识的学长学姐也都已经毕业了,因为爱学习热爱生活很喜欢交流,所以难免会问学长学姐一些职业规划事情。
而作为,学长学姐自然也会给出他(她)们走过路,大部分人给她的建议就是考研、考研、还是考研。
相对来讲,她的本科学校也还不错,学校优秀的人也相对更多,所以选择考研人多也好理解。
学长学姐给她传递的就是考研会是更好出路,再加上有一部分学长学姐没考研而就业不理想,让她更加坚定必须要走考研这条路。
这是她为什么选择考研最为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无条件地信任学长学姐给出建议。
二、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就这样,她在大四时候就开始做规划开始备考,努力了一年时间,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她考上了研究生。
但是,她的目标是某985高校,因为差一些分数没有考上理想大学。她纠结了好久,还是选择放弃这次研究生录取机会。
她鼓起勇气告诉自己,她一定可以考上心中研究生大学,于是开启了二次备考。但,这一次她没有了第一次的状态。
她开始变的混乱、变的纠结,她发现她根本没有目标,她的目标只是考研,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考。
而且,她变的非常不自在、非常的压抑。
第一次备考,完全也是因为本科没有毕业,靠着学校氛围在支撑着她,她的目标也非常坚定必须要考上。所以,第一次就非常顺利上岸。
她说,如果她这样就算是考研成功也依旧会迷茫,因为考研重要性只是听别人说的,她并没有骨子里认为考研重要性。
三、换个活法,找回自己。
她觉得大环境不好找工作,需要提升学历等等这一切的观点都是学长学姐灌输给她观念。
她并没说学长学姐建议不对,而是说自己的选择太唐突了。我说,学历更多也只是代表学习经历,更不代表未来。
好的学历非常重要,你现在的学历也很好,我们要在自身价值上面下功夫提升自己或许会更好。
这个社会需要就是有价值的人,我们终其一生所有的付出努力以及赚到一切财富不都是为了有个更好生活吗?
而衡量生活质量高低其中一个标准就说幸福感,恰恰幸福的标志往往是被人需要。被人需要越多幸福感就越强,幸福感越强能量就越高。
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那些有成就的人往往是能量状态很高的人。
我的总结,
学习其实就是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而非终极目的。我们应该很清晰地认识到学习就是为了达成某个阶段目标,而不是为了学而学。
知识也永远学不完,在如此发达互联网时代下,我会运用知识就可以了,如有需要会拿用即可。
为了学习而学习就会失去学习兴趣。
不难发现,诸多著名科学家、发明家,他们在很小时候就对某个领域某个方面有浓厚兴趣,这个兴趣会催促这他们废寝忘食的学习已达成自己目标。
这样的学习叫有目标的学习。
而生活中,有很大一部分家长会让孩子无条件读书学习,所以孩子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动力。
如果家长能让孩子清晰找到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使命后,这样孩子大概率会自动自发的学习。因为孩子自己为什么要学习。
我想说,主动人生成大器,我们一起加油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