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听雪
2024.4.3 周三 多云 11~17°C
又是一年梨花带雨的清明时节,年年寒食,念念清明。
今天是寒食节,其实,很多人都不太注意这个节日。
寒食节宜折柳春祭,踏春祁新。愿慎终追远,不忘故人。
问问度娘,寒食节是有由来的。它在夏历冬至后的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这天,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多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寒食节,又称为禁烟节、冷节、百五节、禁火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来命名的节日。
据史籍记载: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跟随并帮助重耳走上成功之路,期间甚至为其割股充饥。成功了的晋文公为了感念介子推,想重用他,竟然放火烧山逼他出来,结果介子推母子不愿下山,葬身火海。晋文公为了感念介子推,在其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不过,这个故事让我觉得有点无语,报恩还有这样的。
慢慢地,“寒食禁火”的习俗就被后人流传下来,形成了寒食节这个特殊的纪念节日。
清朝初期,寒食节被定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伴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的寒食节已静静地融入了清明节。
寒食节的主要活动包括扫墓、祭祖、踏青和野餐等。
寒食时,也就是清明前,到处都是祭祀的人。
扫墓祭祖,乃是我国古代官方所认可的吉礼。每逢此日,皇室祭扫陵墓,官府祭拜孔庙,礼敬先贤;而百姓则纷纷祭奠逝去的亲人,此风俗与清明节相辅相成。
逝者已矣,生者节哀,唯愿天上人间共安康!
寒食至,也是踏春赏花时。
唐.韦庄云“绿肥红瘦,春意盎然。不如归去,做个闲人。邀三五好友,出门撒个欢。一壶酒,一溪云,一树花。心无挂碍,肆意洒脱,尽享春色。”
苏轼也曾写下:“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心态。
元·卢挚诗日:“今年寒食无家。东风恨满天涯。早是海棠睡去,莫教醉了梨花。”
每逢佳节倍思亲,大概只有辗转红尘,历经漂泊的人,才会深切体会到无处可诉的凄凉感。
不管过去的日子,有过多少风雨如晦,有过多少悲喜交加。我们都应该振奋精神,放下一切烦恼,以超然的姿态迎接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