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萝卜。
今天我们来聊聊人生大事。
选择
最近在看《做出好决定》一书。遥想自己当年面临人生节点时,屎一般的思考能力,顿感脊背发凉。人生由自己决定,决策的质量就决定了人生的质量。对大学和专业的选择,决定了毕业时点你的出路,专业吃香的人自然处在风口;买房与否、何处买房、何时入手的选择,也会对你未来造成大量影响。在决策中保持理性,就像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般,不可或缺,但却像并没有那么容易。
因为人们总会受各种心理误区的干扰。
萝卜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几条。
1、过度自信
大家先别急着杠,不要说什么自己总是谦虚有礼,从不自满。在与同学一组完成作业时,你是不是总觉得自己做的贡献最多?在跟男朋友相处中,你是不是常发现自己付出更多更用心?当你决定创业时,虽然知道失败的例子随时发生,但还是觉得自己不属于其中一员,自己的企业可以存活发展壮大?
这在心理学上叫自我服务偏差。个体是倾向于以有利于自身的方式来进行自我知觉的。
在做决定的时候受这种心理误区影响,会使我们不能客观的分析各种因素,或者你以为自己在考虑,但实际上接受的信息已经被下意识过滤了,与原始想法相一致,而一个烂决定就此产生。还是创业,你觉得奶茶店火的不要不要的,一定要开一个嘻茶,你主观地忽略了每年倒闭的无数家奶茶店,并认为自己不会这么蠢,在基本没有任何思考的情况下就贸然入局。
一句话总结:多接受信息,多听他人建议,跳出思维定势
2、适应性偏差
萝卜记得高三时,动不动就会想等高考一完,人生巅峰就此到来,自己要上房揭瓦,幸福满满。可交了最后一科试卷走出考场,也只是买了一杯奶茶,然后默默去掏耳朵了(中耳炎发作几天了)。
萝卜当然是开心的,毕竟告别了疯狂刷题周周考试。但确实又没有那么的开心(插图),设想中的撕书摔笔扔教材,胡吃海喝去蹦迪,都没有发生。生活只是继续向前。
我们常常会认为一旦自己拥有了什么,就将比现在更加幸福,可实际上,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是短暂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基本的幸福标杆,愉快与不愉快最终都会回归原来的基准。因此不要一味认定某一选择会带来幸福感的强烈提升,而错过了就一生不幸。不要期望自己一旦长瘦、一旦升职、一旦高薪就脱离苦海一劳永逸了,最好的做法是过好每一天,不断积累不断成长,提高自己的幸福感知能力。
一句话总结:正确看待悲与喜,它们的影响并不似想象中那么大
关于适应性偏差的更细探讨,请戳
3、惰性
惰性与懒惰不同,我们说一个人懒惰,常常是因为这个人什么都不愿意做,或仅仅是不情不愿地做不得不做之事。懒惰带有感情色彩,是对一个人整体态度的评价。
而惰性却是人类正常的心理状况。再勤奋的人也会有想偷懒的念头,再肯干的人也会有不想加班的冲动。惰性可以看作一种调节机制,毕竟人不是机器,不会不知死活地不停运作。可若惰性的时间被过度延长就不合适了
比如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拖延症,不到deadline绝对没有生产力。
还有面对选择时的优柔寡断也是惰性的一种表现,要么因为备选项过多,要么因为权衡因素过多,我们倾向于延后做出决定,比如不确定自己是否愿意现在结婚,就一直跟对方耗着打马虎眼,出去玩时不知道选哪家餐馆,纠结半天选定了又觉得没选的那家更好吃。我们总想做出完美的决定,生怕一个考虑不周就错失了更好的机会。
这种习惯性的犹豫,会使人感到疲惫不堪,甚至产生抑郁情绪,感觉自己不能做出改变,就像被困住了似的。
其实好决定都是相对的,只要充分考虑了实际情况,有了一种理性的方案,就没必要再纠结其他事情。尤其是一些无关痛痒的生活小决定,更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
萝卜之前回家买票的时候,老是纠结时间和价格,要么时间合适而价格贵的要死,要么便宜但是凌晨才让我落地,一整天都脑子里过,弄得头都要爆炸了。有时好不容易买了还要变态地去看有没有降价。后来我就问自己想早点回家还是省点钱,如果很想回家了就破点财,如果时间还很充裕就晚上回。
一句话总结:当机立断,不要让不必要的纠结消耗精力;一旦选定不再考虑其他选项。
4、锚定效应
萝卜以前跟外婆去买菜的时候,外婆总问小贩能不能少点,但从来不先说自己觉得应该少多少。而卖菜的也怪,硬要我外婆自己自己报个价。不就几块钱的交易嘛,整的跟资本市场博弈似的。不过后来萝卜才发现,这里面有窥斑见豹的大学问,这就是锚定效应赤果果的应用啊。
锚定效应指出,人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以过多重视,而这些信息的性质就极大影响了后续的行为。
买方要是先给一个价,卖家一听比自己预期价格高出一截,高兴坏了,脸上却古井无波地让你再加点,而你一听砍价有戏,高点也无所谓,最后的成交额肯定是有利于卖家的。
星爸爸早就利用上了这一点,那一瓶22的依云其实也没想过要卖,只是让你知道白水都这么贵,还不如来一杯美式。一些打电话让你买房的人,报出一个极具诱惑的价格,当你屁颠屁颠跑到售楼中心时,却失望地告诉你,刚被人下订金了,哦,不过我们还有一套也不错,价格只是稍贵一点,但是采光更好,你一听还不错,还觉得自己没白跑。实际上呢,市面上其他楼盘不也是这个价嘛
萝卜有一个考研的朋友,一直害怕数学,一开始就做了放弃大题的准备。在考试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她说自己连大题题干都看不懂,便什么也没写,结果最后的分数离自己所报的学校仅差一分,被调剂去了另一个学校。
所以说终点决定起点,做决定的时候一定要放宽自己的眼界。反复询问自己,是否被最初接受的信息左右了,是否一开始就已经被局限了,是否对各种情形进行了客观的比较,千万不要武断地给自己设定限制,一个不需要努力就能够的着的限制。
一句话总结:主动设定高锚定值;面对强加的锚定要客观评判。
先给大家分享这四条吧,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