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王君老师所说,备课的过程就是“扔”的过程,就是下定决心不讲的过程。三五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好课应该像这样举重若轻。老师只是在紧要处咬文嚼字,敲打咀嚼。丢掉那些复杂的时代背景、充分的写作特色,狠下心来少讲甚至不讲,把课堂让给学生。
王君老师的《一面》就是最典型的课例。
王老师用王菲《传奇》中的一句歌词导入一一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初看这个导入,似乎哗众取宠而肤浅。但是,请你静下心往下看。王君老师用深情的话将学生引到了课文的结尾部分:“有些相遇会成为终生的铭记,甚至激励。大声深情的朗读课文结尾部分。”
学生读完之后,王老师开始点题:“这里的‘我’就是作者阿累,先生就是鲁迅。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人们请阿累写点纪念文字。阿雷和鲁迅先生只有一面之缘,几分钟的相遇时间,但阿磊就写成了这篇著名的《一面》。一面说,王老师一面板书课题和“一生一世的激励”这句话。
导入之后,就开识认识“我”和鲁迅先生的形象。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讲的很少,学生品味词语的活动很多。比如,为了认识“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王老师让学生齐读课文的第一段,抓住“卖票的”和“售票员”这两个词语,让学生体会“我”的卑微。借助“卑微”这个词语,让学生在文章中去找哪些地方还表现了“我”的“卑微”,比如通过“进书店时把票板放在一个角落的地板上”这句话,体会“角落”这个词传达出的卑微;内山老板给“我”茶水的时候,我简直“窘”了起来,“窘”字表明阿累觉得自己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尊重,因为他没有地位,穷困。王老师话锋一转,引入第二个话题:这个卑微的年轻人除了卑微外还有另外的特质,并让学生读第17自然段,品味“虽然饿着肚子但仍然依恋一本书”这一细节,体会阿累的上进、嗜书如命。王老师再进行总结:书是真善美的象征,一个爱书的人,心中一定有美好的追求,这就是当时的阿累,很贫困,但也很追求进步。
到这里,王老师虽然没有讲解,但是一个卑微而追求上进的青年的形象就鲜活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王老师用“就是这样的一个青年,和鲁迅相遇了”这句话,从阿累过渡到鲁迅身上。关于鲁迅,王老师只是引导学生品味这一句话:“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了一本。”抓住“赫然”和“得到了保证”两个词语来体会鲁迅在青年心中的崇高地位。
接下来就要进入“一面”之中了。王老师的导入语总是非常恰当。他说;“这样的阿累,卑微到了尘土里的阿累,遇到了像高山一样的巨人鲁迅先生,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朗读第18自然段到第38自然段。”读完后,王老师引导学生着重品味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感受鲁迅先生的“严肃”,再从鲁迅先生“亲自扳书递给我,还给我推荐更好的书”的细节描写中,体会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慈爱。在这个过程中,王君老师只是指导学生反复品味“你买这本书吧一一这本比那一本好”,让学生体会破折号中蕴含的体贴,句末用句号而不是感叹号所体现出的诚恳的建议。王号老师还指导学生反复去读“就卖给你,两本,一块”,让学生语气平和一点,努力读出慈爱来;声调轻一点,努力读出笑容来;“两本”略重一点点,“一块钱"再读轻一些,带着奖励似的微笑读。
在抓住标点符号品味和通过反复朗读品味的过程中,“一面”对阿累的意义逐渐清晰起来。最后,王老师总结:“这就是一个低到尘埃里的卑微青年和如泰山般高大的鲁迅先生的'一面’,这一面只有三五分钟,只说了三五句话,但是,因某理解,因其尊重,因其体贴,而深深地激励了一个年轻的灵魂。一面,成为了永远的纪念。”一边说,王老师一边板书“尊重 慈爱”。
最后,王老师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最后几段,课堂在背诵中结束。
这篇文章很长,内涵也很深刻,王老师却只抓住最关键的三五句话,让学生反复品味、朗读,自己讲得少,学生悟得多。或许,当老师学会“少讲”之后,学生的思想才会真正占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