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时间管理以来,很多方面有或多或少的进步和提升。最大的收获,我认为是学会了记录、总结和反思。学会了自己在成长中迭代和学习…
践行情况
时间管理系统:三件事打卡、OF系统和番茄工作钟
上述几项工具是时间管理“器”的主体。我都在总,但未形成合力,各项工具之间的衔接做的不好。
先说三件事打卡
三件事其实是很有效的管理工具。这一块我做得是很不好的。往往每天早上起来拍脑瓜匆匆想几个事情罗列上,然后赶紧打卡,后头的一天便很少去回看。也就是说,三件事仅仅是形式上维持了。但其内在的规划性、指导性和约束力远远没有形成。需要有战略的视角,至少要对一周内的事项有个梳理,形成任务清单,逐日分解落实,称之为预算;同时需要有个分析反馈机制,每天分析总结预算执行情况,优化形成次日预算(待办清单)。有了这两个基础,当天的三件要事才是系统的和战略性的。否则,每天起床后才去思考要做哪几件事,可能导致:第一,遗漏或者疏忽一些重要的事项,第二,三件事并非真正重要,或者无法完成。总之就是导致这种“预算”流于形式,没有形成应有的指导性和约束力。
细致分析,三件要事的精髓是什么?每天确定三个重要(应该是不紧急的,否则无须这种制度安排也必须被完成)的事情,在一天的常规事项之外尽量安排额外的时间精力确保完成。我的理解,根本在于,每天做一点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每天距离目标前进一点点——是的,这就是三件要事的精髓,因为,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往往是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而这种事务因其不紧急而被很多人认为“不忙做”、“先放放再说”,结果一拖再拖,最终到了火烧眉毛已经无力回天。
今天开晨会,有些小伙伴反映,三件事打卡只是早上起床后才匆匆想想,随便写几个事件,后头基本没有怎么看。看来这个问题挺普遍的。总的来说,三件事打卡只是一个局部小程序,需要配套措施推进。
OF系统
这个清单系统我已经运用的很熟练。会定期输入和整理。一般是两种情况,一是每周一次以及每天碎片时间批量录入,二是事情发起或觉察的时候随时录入。用得比较多的是事件的“截止日期”功能。跟叶老师的讲解和我最初的方法不同,每件事在录入的时候,我都会暂估一个时间,这样所有的事项按照时间设定就被归入了不同的时间方格。方便观察每天以及接下来一周需要完成的任务清单。当然,没有及时完成的可以随时调整截止日期。目前没有用好的是OF系统的情景功能。尽管给每件事贴上了这个标签。实际中很少按照这个维度做检视。因为只需要预测功能就够啦,事件不太多,一目了然。
我的问题正如前述,没有考虑到事项的情境标签。以致于有些事情本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完成的,占用了办公室整块的时间,而碎片时间却无事可做,只好听喜马拉雅。关于零碎时间,主要是交通时间和等待时间,现在主要是听喜马拉雅,当然,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当却不是高效的方式。所以,只能用来填补“无事可做”时的空档。目前我的情形时,在清单中还有大量事件的情况下,还在很淡定的听喜马拉雅上的鸡汤文章……
于是,进一步改进了预测功能,设置了“打开电脑开工”、“沟通协作”、“委托他人”等几个常见的工作场景,
训练专注力的番茄工作钟
我必须承认,番茄工作钟是一项科学的、有效的时间管理利器。同时也得承认,我对这个工具的掌握恐怕还不及格。它的核心要求在保持一段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某一个事情上。聚焦,是番茄工作法的核心。换言之,一个番茄工作钟并非代表耗用了25分钟,而是表示高度专注、精力聚焦了25分钟。这两者是有根本性差异的。前者仅仅是个时间的概念,而后者全身心投入工作和学习的状态。
所以,需要保持对番茄工作的敬畏。不用去刻意追求吃掉番茄的个数,而首先应当确保番茄的品质,在这个大前提下,再去追求数量。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恪守番茄工作法的几项原则:
1)一个番茄时间(25分钟)不可分割,不存在半个或一个半番茄时间。
2) 一个番茄时间内如果做与任务无关的事情,则该番茄时间作废。
3)永远不要在非工作时间内使用《番茄工作法》。(例如:用3个番茄时间陪儿子下的棋、用5个番茄时间钓鱼,等等。)
4)不要拿自己的番茄数据与他人的番茄数据比较。
5)番茄的数量不可能决定任务最终的成败。
6)必须有一份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
运用番茄工作法的好处在于,通过外力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高度专注的完成某项工作和任务;通过劳逸结合,确保较长时间的专注力以分配给更多的“青蛙”。
运用番茄工作法的误区:一是片面追求番茄的数量。践行初期,专注力不够,很容易被内外因素打破,此时,由于贪图番茄钟的数量而继续或者保留了这个不完整的番茄,结果就会导致更多烂番茄的出现。表面上看一天吃掉了8-9个番茄,事实上很多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番茄,没有保持绝对专注的番茄只是短时期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实质上没有起到训练和提高自己专注力的作用。反倒助长了投机取巧的阴暗心理。二是没有严格执行番茄钟的时间设定。该休息时没有休息,该工作时又不能全力投入工作。番茄工作钟助长劳逸结合,即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如此循环往复。当然这一点被人质疑,认为不符合工作规律。我个人很认可这种设定。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到了休息时间,手头的工作还没完成,就像多做一会;休息时间结束,又得去喝口水,如此,番茄钟的内部规律完全被打破。
如何将三者有机结合
概括起来,土豆、番茄炖青蛙。翻一下:首先形成一段时期的任务清单(一般以一周为视角,配合周检视和一周规划完成),将上述事项分门别类归入清单和日历系统;每天从清单系统确定三件要事,作为当天的三件要事;进而安排合适的时间,运用番茄工作钟,吃掉这些青蛙。
所以,三个系统中:OF系统属于底层建筑,需要做实做细,要配合高空系统和印象笔记整体录入,并不断修正迭代;三件要事基于OF系统,但聚焦于当天的视角,需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指的是当天确定的三件事需要于一段时期的整体规划有序衔接,同时又能兼顾当天的实际情况,配合恰当合理的任务目标;番茄工作钟的安排也很有玄机,比如,当天需要开一天的会,白体时间基本都是交给会场和观众的,不需要番茄钟,也无法安排额外的工作,此时,可以安排的番茄基本只有早上和晚上。
记录和反思系统:晨间日记和时间开销记录
晨间日记的写作渐入佳境
践行以来,坚持记录晨间日记,较为全面的记录前一天经历的人和事,我重点记录:①项目进展、工作事务和研究生管理,②研究生指导,③学习精进和个人修养,④家庭事宜,⑤人际关系,⑥财务和特别事项等,还特别设置需要反思的事项以及心得感悟,有就写没有不写。
晨间日记写作的时间不是很确定。前期主要集中在起早起床后,因需要占用的时间较长,调整到交通车碎片时间写。其中,项目和工作事宜记录的很详细,家庭也记录的比较清楚,主要是陪伴羚羊的片段,人际关系也记得挺清楚。由于更加熟练掌握手机输入方法(双手操作),打字速度加快,可以在APP短时间完成晨间日记写作——效率提升,质量和完成率得到保障。
同样作为记录系统的aTimeLogger
单从时间开销记录的精确性看,aTimeLogger更加胜任,也更专业。但因为过于精细,实际执行中经常搞完记录。于是使用过程出现几次反复。用一段时间就停了,停了一段时间还想再尝试一下……目前我基本习惯了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关注这个系统。也时不时的搞忘记更新状态。好在对时间的感知力明显增强,基本可以凭借感觉手动改动事件的起止时间,不会有太大的误差。
ATL系统设置需要费一番心思。一个是事件类别的设置,需要考虑到穷尽所有的情况,又不至于过于繁复。我是大致分为:睡眠、工作、用餐、交通/出行/购物、家庭&家务&陪伴孩子,……上述不同类别,不完全满足分类的要求,即彼此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还需不断优化改进。但目前基本能够满足需要的。况且还有很强大的备注做支撑,可以满足准确、详实记录时间开销的需求。
基于日常事件的记录,还提供了多种报表系统,比如对于每天的时间开销,就有三种呈现方式:
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
前文提及,ATL系统为晨间日记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线索和素材。二者的关系类似于明细分类账和总账,或者账簿和报表,一个是及时记录各项活动的发生,另一个是事后提炼总结重要的事件并加以分析反省。尤其是将ATL系统做扎实,记录晨间日记时更具全局掌控感,能够更加超然的对过往一天做全盘的总结、评价,进而提出改进措施。这种感觉非常棒!
工具篇总结
道术器用——说的是时间管理的四个方面,其实也是自上而下的四个层面。显然,作为“器”的工具是处在末级的。换言之,工具本身只是个辅助手段。所有有人说,没有手机和电脑,用纸和笔,照样可以很好的践行。关键的关键是,如果有这些的先进的工具,可以节约时间精力又能提升效率,增进好的体验,为什么不用呢?
话说话来,即便有了这么多的工具,会不会用和用到什么程度,最终还是取决于对时间管理“道”和“术”的理解。工具是将上述思想和认识落地,进而规范行为的手段。所以,首先对时间管理乃至生命管理有个整体的认识,进而对于自己的行为有个系统的规划,形成了细化和可落地的项目和事件,自然就会衍生出对特定工具的需求——这大概也是信息化实施的思路吧。
上述介绍的5个工具中,个人认为,最基本是发挥预算管理功能的OF系统和预算执行分析的晨间日记系统。一个是对事前对未来一段时期的事项作出总体规划,一个是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进而修正后续的预算安排。两个系统相辅相成,最终达到提升个人战略执行力的根本目标。